近日,山東鄒城市石墻鎮韓莊村成功實現粉色木耳新品種“貴妃耳”(學名:粉耳1號)規模化種植,首批產品已進入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高端餐飲市場。

在占地41個高標準大棚的木耳種植基地里面,成串菌袋上盛開著粉嫩的木耳。據基地技術員介紹,粉耳1號是毛木耳改良品種,其新鮮子實體通體呈粉紅色,干制后轉為棕紅色,蛋白質含量較普通品種提升26%,多糖含量高出2-3倍,并富含抗氧化成分。這種兼具觀賞性與營養價值的特色農產品,市場售價達每斤20元,是傳統木耳的2-3倍。
通過“跨村聯建”的創新模式,石墻鎮以韓莊村為核心,整合周邊村莊的土地、資金和技術資源,打造“木耳產業共富基地”。基地采取“合作社+農戶”運營機制,實行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品牌包裝,已形成年產量20萬斤、年產值700萬元的產業規模。數據顯示,該項目直接帶動60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5000元。
據介紹,韓莊村實現了從分散經營到集約發展的轉變。通過土地流轉和資源共享,村集體將產業鏈延伸至菌種培育和產品深加工領域。目前,即食木耳、菌包湯等系列新產品研發已提上日程,預計未來三年可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貴妃耳”的成功培育,標志著鄒城特色農業正朝著科技化、品牌化方向邁進。這一項目的示范效應,為傳統農區產業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樣本。(來源:鄒城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