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02-1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2月12日,初春的陽光暖融融地照射在王美琴20個連片的蘑菇大棚上,女主人滿臉漾著笑,向記者細算種植蘑菇的增收賬。王美琴是去年剛剛開始種植蘑菇的,過去一家5口人,種5畝地,一年的純收入不過2~3千元。去年王美琴投入30萬元,一下子建起20個蘑菇大棚,種植雙孢菇、冬菇,一季純收入達28萬元,基本收回投資,今年3月再采一季春菇,收入就相當可觀了。在南陵縣籍山鎮,像王美琴這樣的蘑菇種植大戶就有20戶。如今已是全縣優秀營銷大戶的孫吉春也算了一筆賬,過去靠種田,一年的純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1999年,他建起5個大棚,種蘑菇,其后三年,最低年純收入也有4萬元。2002年,孫吉春又干起了營銷,專門為皖南一家罐頭廠收購蘑菇,僅去年的純收入就達5~6萬元。種植蘑菇不僅富了菇農,也給當地農戶增加了收入:一個蘑菇大棚1萬平方尺,僅堆料、打水就要160個工日,按一個工日25元算,一個大棚就要4000元。王美琴家菇棚去年就雇用了70多人采摘蘑菇。除此以外,建蘑菇大棚要用稻草,全縣農戶僅賣稻草的收入就有350萬元。據了解,南陵縣食用菌種植面積已發展到992.5萬平方尺,高峰期一天產菇700噸,大部分供出口。全縣8個鄉鎮都建起了食用菌生產基地,有448萬平方尺基地通過了省級無公害認證,小蘑菇成為南陵農民的“錢袋子”。
(編輯:田地)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