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2-1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 (記者 楊楊) 2月4日,合肥一農民秸稈立體栽培食用菌高產新技術通過成果鑒定。據悉此成果采用的主要技術有稻麥草等原料處理技術、定型模具制作菌包技術、菌包薄膜多道小孔透氣的快速發菌技術、菌墻立體栽培技術以及獨特的配方營養土作為多層間隔填覆材料技術等,這些技術未見國內文獻報道。通過新技術,將用生石灰水浸泡過的稻草秸稈,直接打成立方體的菌包、壘成墻,進行立體栽培,5面墻都能長出蘑菇。100斤稻草能打包5個,需要的成本53.5元。收入達150元。
來自安大、科大、省農委、省農科院等單位的多位專家一致認為,這項技術先進、設備簡單,生產周期短(3個月),容易推廣,符合農戶生產需要,發展前景廣闊。
據悉,這項技術2005—2009年在肥西縣花崗鎮、柿樹鄉、山南鎮、小廟鎮、三河鎮等7個鄉鎮推廣應用,帶動2000多戶農民生產,消化秸稈3萬噸,產值9000萬元,利潤4440萬元。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