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今年,食用菌行業發展整體形勢不錯,產業轉型升級在平穩有序地推進,眾興菌業、中國綠寶等企業紛紛登陸主板市場,越來越多的企業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瞇。到底資本市場能夠給企業帶來哪些利好?記者認為,上市給企業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能夠讓上市公司募集到更多的資金,然后用這些資金規范管理、更新設備、招聘到更好的人才等,為企業后續做大做強提供資金支持。這幾年很多大學生都選擇食用菌作為創業的起點,雖說他們有創業激情,但是大學生本身缺乏創業資金,食用菌像其他農作物,有一個生長周期,只有有規模了,才會有較高的利潤,在這過程中需要有富裕的資金做支撐,在這些創業者中一方面他們沒有固定資產,到銀行抵押不到錢;另外一方面,創業初期的企業也不會有一些風投機構或個人給予資金上的扶持,而資金短缺、融資困難往往成為制約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解決融資難還需多方著力。
這兩年國內經濟形勢逐步向好,食用菌產業經過前幾年調整,市場也在復蘇,通過設備更新、技術改進、規范管理、拓寬渠道等一系列舉措讓很多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大為改觀,企業也獲得較大利潤,但很多企業面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資金回籠困難。“去年我們企業營業額超過2億元,但客戶壓貨現象嚴重,最久的達半年。”浙江江源菇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文生表示,目前企業未收回的客戶欠款超過百萬,這些都是老客戶,也不方便直接要回。企業資金回籠難的現象在行業內普遍存在,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資金鏈斷裂。很多時候,企業不得不放著未收回的款項,直接向銀行融資,而銀行的高利率直接增加了企業的還貸壓力。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鼓勵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發行債券。文件的出臺,將惠及到更多的企業或個人。食用菌產業在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一家一戶的傳統種植模式正逐漸地被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的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所取代。種菇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一大批新型主體對資金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食用菌的機械設備還沒有完全進入國家每年的農機補貼目錄里, 而工廠化生產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現代化的機械設備來操作完成,這些機械設備的投入少則上百萬,多則千萬,個人是很難承受的,這其中還不包括使用過程中的損耗和維修費用等額外支出,這么龐大的費用支出,如果得不到政府或金融機構支持的話,可以說幾乎是壓在企業身上的沉重負擔。
隨著小微金融日益受到政府重視,食用菌產業也在帶動當地百姓脫貧致富、建設新農村上發揮出了積極作用,這也讓金融機構開與食用菌開展業務往來,目前,在食用菌產業發展比較快的地區,如福建寧德、浙江龍泉、河北平泉、河南西峽等主產區,當地的金融機構開始主動給食用菌企業聯系,為他們提供小額貸款服務,開辟出了一條銀企互贏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如農行寧德分行積極探索食用菌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加強營銷產業鏈核心龍頭企業和上下游客戶,以滿足產業鏈各環節客戶的融資、結算和投資理財等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主動對接客戶需求,轄內古田、屏南、周寧支行深化食用菌產業鏈服務,以農戶小額貸款、農村個人生產經營性貸款、個人助業貸款、房抵貸等產品為抓手,持續加大金融支持食用菌支柱產業發展力度,將金融服務延伸至整個食用菌產業,實現了銀行、菇農、菇商、菇企的多方共贏。另外,近年來,平泉縣的農行承德分行平泉縣支行,也在積極扶助縣域小微企業發展食用菌生產。該行先后對食用菌龍頭生產企業發放貸款2.1億元,對企業下游食用菌栽培戶授信3000多戶。有效地解決了食用菌種植戶在資金方面的燃眉之急,幫助其擴大食用菌栽培生產,拓展銷售市場。這些地區采取積極的金融措施,也讓企業享受到了融資帶來的福利,給企業的后續發展提供資金上的強力保障。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能夠享受到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貸款扶持畢竟只是行業的一小部分人群,對于國家的一些投融資政策,有些企業管理者還不是很了解,他們本身對于貸款心存顧慮,生怕背負沉重的利息壓力而不敢與金融機構合作,企業也會錯失大好的發展機遇;而國家金融機構在與食用菌企業合作的過程中也面臨對生產企業誠信、能力、經營等方面的評估難度,如果處理不好的話,會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因此,現階段食用菌行業的投融資政策需要有專門組織機構進行宣傳,在這方面,中國食用菌商務網作為行業主流媒體,近年來在每次舉辦的會展活動中,都會邀請投融資專家到會,就國家最新的投融資政策與參會代表講解,為投行與企業之間搭建合作交流的平臺,讓更多的企業獲取增值的發展空間。
食用菌產業與眾籌結合,P2P網絡借貸,電商現貨交易平臺,民間資本“化貸為投”入股食用菌企業這些都可以是食用菌產業融資有益的嘗試。但歸根結底,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食用菌產業本身具備良好的發展空間,利潤往往是資本的方向標,在利潤保證下,資本的水到渠成只是時間和方法問題。(文/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