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縣位于山西省中部西側、呂梁山脈中段,國土總面積1259.9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6.7℃,林木綠化率65.4%,全年二級以上優良天氣300天以上。現轄4鎮3鄉,95個行政村,381個自然村,人口12.39萬,其中農業人口7.24萬。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20萬畝,其中玉米10萬畝,谷子,薯類,雜糧,油料等10萬畝。由于地處山區,坡地多平地少,氣溫低,全縣沒有一畝水澆地,所以傳統種植業發展滯后。
近年來,交口縣委縣政府結合當地氣候區位條件實際大力培育食用菌、核桃、特色養殖三大產業,特別是將食用菌產業作為全縣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實踐和改革示范,成效較為顯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氣候優勢,為發展生態農產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經多方考察和探索,我縣瞄準每年7—10月份高溫季節全國食用菌市場空擋,主打以夏季香菇為主的食用菌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走出了一條農業產業化與脫貧攻堅深度結合、雙贏共進的新路子。目前,全縣食用菌規模突破2500萬棒,實現產值2億元,占到了農業產值的近三分之一。食用菌產業覆蓋全部7個鄉鎮、60%的行政村和55%的貧困戶,建成3個規模化示范園區、5個龍頭企業、5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基本形成制菌—加工—銷售“一條龍”生產經營格局。整個產業鏈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4000多人,帶動貧困戶3000戶左右,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香菇產業已經成為帶動農民脫貧增收的主導產業、綠色產業和朝陽產業。被呂梁市確定為香菇產業基地縣。
交口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優勢
(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氣候是食用菌生長最主要的環境條件,溫度決定著食用菌生產的成敗。交口縣有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海拔14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6.7℃左右,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19℃,年平均晝夜溫差15℃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18毫米左右,夏秋季節氣候相對冷涼、晝夜溫差大、環境干燥,是培育優質香菇難得的氣候條件。每年“五一”后,只要調整好制棒、發菌環節,適當采取保溫隔熱措施,就可以生產出大量品質好、價格高的新鮮香菇。
(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交口縣地處偏遠山區,人均耕地少,農業生產先天條件和基礎設施較差,農村剩余勞動力較多,近3萬農村富余勞動力,既缺乏一技之長,又缺乏增收渠道,急需開辟就業、創業新渠道。食用菌產業是一種介于工業和農業之間的半工廠化高效設施農業,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吸納較多的剩余勞動力。
(三)食用菌產業區域性轉移是最佳的戰略機遇。多年來,“南菇”由于發展迅猛,逐步遇到木材等資源匱乏的問題,加上氣候變暖等因素,南方食用菌產業開始逐步向原料充足、勞力富余、氣溫條件適宜的北方梯度轉移。在“北移”過程中,擁有豐富的持續性可利用資源和適合香菇等大多數食用菌生長所需冷涼氣候的交口縣,必將成為承接食用菌產業轉移發展的“洼地”和“寶地”。
(四)服務體系健全優勢。縣委、縣政府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緊緊圍繞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加強領導,綜合施策,跟蹤服務,著力構建三大服務體系,促進食用菌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交口縣食用菌產業創新發展模式
(一)創新政策機制,加強政策的持續性和靈活可操作性。根據發展意愿既鼓勵房前屋后“家戶模式”,也鼓勵企業、合作社帶動農戶發展園區、基地。分門別類制定政策,一是在對食用菌產業的扶持上,補貼力度較大,投入主要靠政府與企業、合作社,菌棒到了農戶手中已經是培養好的成品,農戶主要是投勞管理,不需要承擔菌棒可能的壞袋損失和投資風險,容易接受。二是食用菌扶持政策面向全縣,無論是哪個鄉鎮、哪個村、哪一戶,只要實實在在發展,均可享受同等政策。三是扶持環節比較全面,從基本的生產資料菌棒到菌棚設施到銷售環節所需的冷庫等都列入扶持范圍,保證了產供銷體系順暢。
(二)創新發展模式,基本形成一條龍產業發展鏈條。按照“龍頭帶動、基地示范、輻射農戶”的模式,堅持以規模化、集群化、產業化、市場化為導向,實踐探索形成“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體系,最大限度增強食用菌產業的輻射帶動能力。逐步形成制菌—栽培—分選—烘干—包裝—冷藏—銷售“一條龍”產業格局。在延伸產業鏈條上邁出了一步,提高了產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地保障菇農的利益。連續三年夏季,正常商品菇每市斤售價高達6-10元,產銷兩旺,供不應求。
(三)創新發展理念,堅持標準化生產園區化發展。2017年10月交口縣組織工業企業家赴河北阜平參觀學習后,天馬冶煉公司和天鵬冶煉公司兩家工業企業響應呂梁市企業幫扶扶貧的號召,在交口縣最大的貧困鄉石口鄉分別建成韋禾、天麟兩個較為現代化的食用菌示范扶貧園區,目前已投入資金1.2億,建成山西省最先進的香菇菌棒生產線和種植示范園區。實現生產標準化、原料專業化、銷售品牌化、加工精深化,全面提升了加工增值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食用菌產業逐步向種植、加工、貿易、科研為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集群發展。
(四)創新帶動模式,實現產業發展與扶貧攻堅雙贏。縣委、縣政府把食用菌產業發展和產業脫貧緊密結合,堅持做到“四個統籌”。即:產業項目統籌規劃,項目資金統籌安排,項目實施統籌推進,項目績效統籌評估。在資金運作上,盤活整合部分扶貧結余資金,集中用于食用菌產業發展。在組織實施上,通過公司(合作社)供應菌棒農戶自種、農戶參與基地種植、基地代養、入股分紅、勞務帶動等五種模式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在補貼標準上,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政策傾斜,建檔立卡貧困戶建設出菇棚,每平米補助50元。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食用菌產業,每戶最高享受5萬元扶貧貼息貸款。
未來發展規劃
“十三五”期間,以年均1000萬棒左右的速度穩步遞增,到2020年,食用菌總規模力爭達到5000萬棒,鮮菇生產能力達到5萬噸,精深加工產品銷售量達到30%以上,帶動全縣7000余農戶10000余農民參與,力爭實現產值超過5億元,全力打造山西第一、全國有較大影響的以香菇為主的食用菌生產基地縣。
全國(山西·交口)食用菌產業技術與市場培訓暨交口縣夏季香菇品牌推介會
會議時間:2018年7月25日-27日
會議地點:山西省呂梁市交口縣東征文化廣場會議中心
主辦單位:
中國鄉鎮企業協會食用菌產業分會
中共交口縣委 交口縣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
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食用菌市場雜志社
山西省食用菌協會
山西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
承辦單位:
北京中菌華寶會展服務中心
交口縣農業委員會
交口縣韋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