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食用菌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國食用菌年產量已達3600萬噸,在全球總產量中占到七成以上。在過去的40年里,我國食用菌產業從小到大逐步成長,1978年全國食用菌總產量只有不到6萬噸,而目前年產量已達3600萬噸,增長了600倍。這其中,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所作為中國建制最早的食用菌專業研究所,在食用菌純菌種制備、雜交育種理論及技術開發、野生食用菌人工栽培技術開發,以及代料栽培理論和技術研發、工廠化生產等方面,均作出了里程碑式貢獻。
圍繞科技和產業這兩大關鍵,上海食用菌研究所先后斬獲了一系列重量級科技創新大獎和專利,在國內首屈一指。截至目前,這家不到百人的上海研究所,已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國家發明獎1項、省部級獎55項,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近300項,獲得授權專利108件(其中發明專利87件)。
來源:視覺中國
扭轉對國外菌種依賴
優質高效香菇新品種,雙孢蘑菇育種新技術,云南松茸促繁和保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金針菇選育和栽培,天然活性多糖質效控制關鍵技術......每一項科研成果的背后,都有對依賴國外菌種局面的一次扭轉,都是中國食用菌自主創新發展的一次進步。
草菇因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廣受歡迎。我國是歷史上最早人工栽培的國家,進入工廠化生產時代,卻遠遠落后了。究其原因,草菇適合高溫栽培,但是不能低溫冷藏。在低溫環境下,它會自溶,變成一灘水。
(圖片來源網絡)
上海市農科院連續多年攻關“低溫型草菇菌株的選育及應用”,對我國草菇栽培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進行評價,建立了草菇V23原生質復合誘變育種技術,培育出低溫型草菇菌株VH3。同時,針對草菇生物學轉化效率低的限制因素,研制出兩款草菇栽培培養料添加劑進,使草菇產量可提高10%-20%,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
靈芝是我國最重要的藥用真菌,年產值已達百億。但因菌種混亂、無加工專用品種等瓶頸問題,嚴重地阻礙了我國靈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經過十五年的攻關,上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栽培靈芝種質資源信息庫,首先研發出靈芝菌株種屬的分子生物學特異性鑒定方法,育成了孢子粉高產、多糖或三萜含量高的靈芝優質新品種 “滬農靈芝1號”“仙芝1號”等,并通過獨創的“三統一”的推廣方案,在我國靈芝主產區推廣新品種72000余畝,產值累計達56億元。
助力脫貧“聲名遠揚”
除了科技內蘊深厚,上海小菌菇們的社會影響力同樣驚人。
在崇明,一種能高效消化秸稈又能豐產增收的“大球蓋菇”產業模式,正在聲名遠播。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所科研骨干陳輝和他的團隊經過三年多探索,通過技術突破,形成了秸稈栽培大球蓋菇的技術,既解決了大球蓋菇商品性難題,又把秸稈變成了有機肥。這種原本無人問津的上海本地大球蓋菇,被“尊稱”為赤松茸、松茸菇,1到3月最低市場價格每公斤超過20元。
走出上海,在中西部,在邊疆,特別是在脫貧攻堅的地方,上海食用菌四處“開花結果”。在西藏亞東縣,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人員利用科技和產業雙輪驅動,探索出亞東生態扶貧模式,幫助亞東黑木耳特色傳統產業對接上現代食用菌工廠化模式,助力當地脫貧致富。
在新疆,李傳華副研究員團隊從2014年開始與喀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合作開展“巴楚蘑菇半人工馴化及栽培技術開發”研究,完成了巴楚蘑菇半人工馴化栽培技術,配合喀什地區農技推廣中心完成巴楚蘑菇保育基地建設等,促進了當地巴楚蘑菇經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