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尚玉玲)10月17日全國扶貧日,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在京聯合舉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一周年座談會暨“萬企幫萬村”先進民營企業表彰會,會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特別接見各位企業家并與大家合影留念并作出指示,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云龍,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徐樂江等領導出席大會。授予含陜西中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內的99家民營企業“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榮譽稱號。
陜西中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少康先生領獎(從左到右第六位)
中博農業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獲獎獎牌
中博農業精準扶貧事跡介紹
陜西中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博農業”)地處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是一家以食用菌研發生產為主營業務的創新型農業科技企業。在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的號召下,秉持植根農業、服務農民,義利兼顧、助力脫貧的理念,創新發展食用菌產業,穩步促進貧困戶增收,走出了一條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服務脫貧攻堅、加速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截止目前,全縣9個鎮辦42個村(社區)6000多戶2萬余貧困人口通過參與發展陜西中博食用菌產業受益,木耳收入占到貧困戶收入的35%以上。
一、積極響應“1153計劃”,做大做強木耳產業
柞水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尋找一條能快速帶領貧困百姓脫貧致富的產業出路是縣領導班子首要解決的問題。2018年,中博農業圍繞落實縣委、縣政府提出的“1萬畝、1億袋,5000噸、3億元”的木耳產業“1153”計劃,立足自身發展實際和優勢,累計投入各類資金3億余元,在柞水縣下梁鎮金盆村、鳳凰鎮金鳳村、小嶺鎮金米村、杏坪鎮肖臺村、曹坪鎮窯鎮社區建設了5個年產2000萬袋的木耳工廠化菌包生產基地。
目前已經完成了10條自動化菌包生產線建設任務,可年產木耳菌包一億袋。在全縣構建了以下梁鎮西川流域為核心、集食用菌科研、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輻射帶動全縣各鎮辦的木耳產業布局圖。
二、深耕產供銷利益聯結,助力脫貧產業發展
柞水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返貧風險高,更需要龍頭民營企業的主動參與。中博農業深耕產供銷各個環節利益聯結,采用“五統一分”的生產方式,按照工廠化生產、專業化選育、規模化產出的經營方針,實行“園區+公司+基地+農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為貧困農戶提供菌種、菌袋以及技術服務,促進農戶自主經營發展木耳種植,累計向全縣各村提供菌包7500余萬袋,將全縣60%以上的貧困戶捆綁在木耳產業鏈條上,鏈上木耳種植戶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
三、持續科技創新,永葆創新動力
中博農業緊抓發展機遇與市場時機,聘請了吉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黑龍江省食用菌協會的專家智庫團隊擔任企業的技術顧問,建立了中博農業食用菌科研中心,由10余名食用菌專家教授組成科研技術隊伍,對黑木耳的菌種選育、營養生理、栽培模式、栽培基質等進行系統化研究,為柞水木耳穩產高產和新菌種選育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四、聚焦社會扶貧,增強內生動力
“成功的企業不能只一味地追求商業利益,除了創造財富,更應該主動承擔起服務社會、造福群眾的責任,這不僅是企業的品牌形象,更是企業的價值所在。”中博農業董事長趙波如是說。2008年汶川地震,身在海外的陜西中博公司總經理趙少康專門回國向地震災區捐款5萬元。2014年至今,中博農業以捐資助學、健康體檢、免費義診、送醫送藥等多種活動開展的公益活動近百場,受益人群近萬人。同時,還致力于培育木耳本土化專業人才,積極為木耳種植農戶和廠區工人開展食用菌生產栽培技術培訓,讓農戶掌握木耳種植生產技術,累計開展木耳專業技術培訓65場、培育本土技術型農民3750人次。
中博農業作為扶貧攻堅政策的產業載體,獲此殊榮將繼續秉承“不忘初心,勇于擔當”的使命,堅持“脫貧攻堅,以企帶村”的政策方針,使當地農民群眾自立自強、自我脫貧,將食用菌“小木耳”做成了促進農民增收的“大產業”,有效解決了貧困—脫貧—返貧的難題,用企業之力書寫著脫貧攻堅華章,躋身縣域高質量發展、鄉村高質量振興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