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劍河縣柳川鎮關口村周圍,方圓5平方公里的綠樹叢林間,錯落有致地分布著一塊塊方陣,這便是正在建設中的劍河縣關口萬畝高效林下經濟示范區。
2018年以來,劍河縣投資4.8億元建成年產1.2億菌棒的食用菌總廠和6個恒溫智能設施栽培示范基地,利用壩區、林下1萬畝種植仿野生黑木耳6000萬棒,種植特色食用菌6000萬棒。
劍河食用菌產業迅速發展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秘訣”?大規模發展食用菌的底氣從何而來?
強化黨建引領,實行市場運作
開車進入劍河縣岑松鎮境內,高速公路旁邊有一排長達兩公里左右的藍色大廠房,這是在劍河食用菌產業園內注資1億元建成的貴州劍榮菌業有限公司。
“選擇來劍河,是劍河的決心和真誠打動了我。”貴州劍榮菌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榮通說,2018年6月份,他在朋友的介紹下順路到劍河考察,沒想到竟與劍河“一見鐘情”。
工廠選址就在滬昆高速旁邊,僅一河之隔。“2018年10月18日選準地塊,3天過后就落實,15天就正式動工建設,7個月就開機試產!”陳榮通說。
劍河以劍榮菌業有限公司為火車頭,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合作模式,在13個鄉鎮(街道)31個基地推廣種植產值達2.5億元的2000畝林下仿野生黑木耳,直接拉動了1.2萬人增收,該縣的食用菌產業實現了“裂變式”發展。
強化科技支撐,實現研發一體
走進劍河食用菌產業園,這里車水馬龍,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這條生產線,滿產一天需要20輛28噸大卡車拉。”走進菌包生產車間,受聘劍榮菌業技術顧問的陳虎指著70臺像鍋爐狀的食用菌液態菌種培養器說,廠里每天可以出36萬棒菌種。
像陳虎這樣的科技人員,劍榮菌業有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人,主要為公司的優質菌種提供強大的技術保障。
2019年,貴州劍榮菌業有限公司依靠科研團隊,這里生產的黑皮雞樅菌、秀珍菇、杏鮑菇、黑木耳4個品種6個類別均獲批“中國綠色食品”標志證書。
全縣各種植基地的科技保障和指導也在同步進行。觀么鎮巫包村的黑木耳已經擺放3個月,但依然不見很好的出菇,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種植戶。接到求助后,陳虎專門跑了一趟巫包村。認真查看后,他發現,基地噴水壓力不足,水箱儲水方式不對。
經過整改后,今年3月份,巫包村黑木耳迎來了難得的豐產,種植戶每天都采摘不停。
強化利益聯結,達到產銷兩旺
2019年12月,脫貧的觀么鎮新民一組村民楊秀華高興地分得一筆750元的收入,這是杭州對口幫扶南高食用菌恒溫智能化種植示范基地項目二期分紅。
據了解,食用菌的發展當年直接帶動5000名以上貧困人口就業,每人年均增收3.6萬元以上,間接拉動2.5萬人以上脫貧且同步小康。
“我們采菇計時,每個小時10元。除了采菇,我們還有其他工作可做。”來自南加鎮深度貧困村塘化村12組的貧困戶楊劍英說,像她這樣在這里就業的,總廠里有500多人。
劍河食用菌產業發展使劍河的扶貧方式由“供血”式向“造血”式轉變。
“你有好多我就銷好多。”作為劍榮菌業遍及全國各地的60多位客戶之一、具體負責開發“兩廣”市場的廣東客戶賴紹關說,他與陳榮通已經合作了十余年,從來沒有斷過貨。
隨著路子越走越寬,劍河的目標已經很明確,就是建成“貴州食用菌菌種研發、制種基地”和“全省中高端食用菌生產大縣”。(彭文貴 來源:黔東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