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惱包村繁華的大街穿過,記者來到了蒙古源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只見大棚外一排排菌棒整整齊齊排列,帶著晨露的木耳享受著雨露天光滋養,長勢喜人,當地的村民哼著小曲,采摘、上市鮮木耳,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每畝地能容納菌棒7千棒,采下的木耳只需晾曬三天即可成品,畝產500公斤左右,每公斤收購價大概有45元,產值十分可觀。”科技特派員王永軍介紹說,并表示,黑木耳種植實行“見縫插針”式的新型農業模式,其不與糧爭地、不與農爭時,可以在田間地頭布下菌棒進行種植,憑借占地少、見效快,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種木耳不費事,見效快,收益高,我們之前從沒接觸過這個產業,不知道種植食用菌這么賺錢。如今,我們在科技特派員的帶領下,真的嘗到了甜頭。”村民鮑立平一邊激動地說著,一邊用手輕微挪動著木耳菌棒。
記者了解到,2018年,王永軍帶領成立了蒙古源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幾年的時間里,合作社帶動發展種植戶十余家,拉動就業三十余人,培養技術員12人,成為了國家5A級三農金牌合作社。合作社之前以種植平菇、香菇為主,為了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增強帶貧能力,王永軍和技術員們嘗試了玉黃菇、木耳、白靈菇、羊肚菌、靈芝等十余種食用菌的種植培育,各種菇鮮品年產量約為300噸,特別是玉黃菇、靈芝、羊肚菌等珍貴菌類的試種成功,對推動全市食用菌產業大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