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江蘇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食用菌車間內,杏鮑菇生產有序進行中,一株株長勢良好、外觀喜人的菌菇正進入采收期。
杏鮑菇是近年來引入我國栽培的一種食用菌,因菌肉肥厚、質地脆嫩,有平菇王的美稱。徐相如告訴記者,一間占地400平方的菇房,一次能出30噸杏鮑菇,而這樣的菇房,香如生物有接近400個。
“一包菌菇在3塊錢左右,這里有10萬包就是30萬,一個菇房每年可以周轉18次,30萬一次的話就是540萬。”談到企業收入時,徐相如如數家珍地告訴記者,據他介紹,2019年香如生物公司銷售額達到2.6億元,今年雖然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銷售額也超過了1.4億元。
記者了解到,2009年工廠化食用菌種植剛剛出現時,徐相如了解到通過改進農業技術人工控溫,一年能種17、8次杏鮑菇,這讓他心動不已,于是他當機立斷投身其中,并得到了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的指導幫助。
“杏鮑菇的最佳采集期只有一個小時,如果摘遲了就會影響營養成分和口感。”徐相如告訴記者,多等幾個小時,杏鮑菇產量能略微高一點,但他寧愿犧牲產量,也要保證品質。市場是無情的,只有靠質量才能生存。通過不斷加強生態科技研發,高標準把關質量,徐相如帶領企業種植出了高品質杏鮑菇,備受市場青睞。
在生態智慧農業取得成功之后,徐相如一方面承擔起當地農業產業扶貧的責任,另一方面在技術上傾囊相授,帶動附近其他食用菌企業發展,發揮了灌南縣生態智慧農業領航人的作用。
據了解,徐相如主導成立的香如生物研發中心擁有實驗室1900平米,致力于杏鮑菇工廠化生產領域的研究,每一次有了技術的突破,他都會無償對灌南其它食用菌企業進行推廣。在徐相如看來,大家在一起只能拼價格,從而形成一個惡性競爭。徐相如更想形成錯位競爭,自己到外面占領市場,讓本地的市場有序發展,進而形成集群效應。
在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徐相如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及時牽頭園區內的9家食用菌企業向灌南縣紅十字會捐款66萬元。其中,徐相如的企業捐款10萬元,和愛人以個人的名義又捐款5萬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扎實保障武漢疫區居民的“菜籃子”,徐相如組織安排向武漢無償捐贈活動,挑選包裝5噸一級杏鮑菇產品于2月2日專車及時運抵武漢“疫”線,積極支援抗疫。
與菇對話,其樂無窮。這是徐相如的口頭禪,也是他敬業精神的真實寫照。身為食用菌門外漢的他,只用了11年就變成了行業翹楚,靠小蘑菇創造了大財富,成為灌南縣生態智慧農業領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