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平縣:科學種平菇 致富添新路
實現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科技是支撐。在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斑鳩店鎮北棗園村內,平菇正助力村民走上一條低成本、高效能的現代農業增收致富路。
1月15日,在黃河之畔、東平湖之濱的北棗園村,曠野里寒風凜冽,大棗園菌業科技示范園食用菌種植大棚里卻溫暖如春,平菇如祥云綻放,鮮嫩而富有層次。
種養食用菌具有“短、平、快”特點,可以說,食用菌產業是一個低成本、高效能的產業,對于促進農戶增收致富具有顯著意義。北棗園村是一個典型的黃河灘區村,由于地理條件、歷史等原因,村里的主導產業發展緩慢,成為省、市、縣重點幫扶村,發展食用菌,最大的瓶頸是技術。
為突破這一瓶頸,在技術幫扶中,作為“雙聯雙建”單位的省、市科協將食用菌產業納入服務項目,根據村里食用菌發展需求,聯系食用菌專家和生產企業,持續推動村里食用菌產業發展。
泰安市科協掛職副主席、市農科院食用菌專家孔怡,省科技廳選派科技特派員、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長王慶武把幫扶北棗園村食用菌發展作為工作重點,利用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泰安綜合試驗站平臺,為該村產業園爭取項目資金和菌種,解決難題,進行技術指導。
他們和該村黨支部利用東平華瑞牧業養殖有限公司牧業養殖剩余的下腳料種植食用菌,食用菌種植后菌渣供給養殖場墊圈,墊圈料發酵后形成有機肥還田,探索出一條“牧業與農業相結合、豐富調整產業結構、保護環境節本增效”的循環發展的路子。
“作為省、市選派的科技服務人員,我們把農科院的新技術、新品種應用于農業一線,定期到產業園進行技術指導。在產業園建設上,從車間建設、菌包配方加工技術、發菌到環境控制,手把手教,提供全流程服務,幫助村里建立起6棟食用菌大棚。同時,讓每一座大棚都能滿足食用菌種養需求。產業園的菌包成品率達到了98%以上。此外,還指導村里引進平菇新品種,產量以及朵形等都贏得市場的青睞。”王慶武說,作為科技人員,能夠在科技助農、推動村民增收致富上發揮作用,他們倍感榮耀,也希望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推動現代農業實現新的發展。
“村里有村民446戶、1856人,目前有58戶、158人從事平菇種植?;赜霉ち看髸r,能達到八九十人。采摘木耳時,用工量能達到一百六七十人。”李瑞華說,伴隨著當地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該村的食用菌生產發展到新階段,菌包質量提升了,菌包暢銷到聊城以及濟南等地,目前,產品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已完成了產品的無公害認證、綠色認證。
下一步,示范園將在專家們的指導下,延長食用菌產業鏈,建設食用菌深加工車間,擴大食用菌知名度,打造品牌,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