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今年以來,貴州省黔南州三都縣按照脫貧攻堅“四個不摘”要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精心布局、舉力推進,狠抓特色食用菌產業發展。2021年,三都縣完成了食用菌種植7395萬棒,覆蓋六鎮兩街道,總產量3.1萬噸,總產值2.95億元,小小食用菌在水鄉繪制出一幅增收致富“新藍圖”。
時下,周覃鎮黑木耳種植基地迎來采摘期,現代化的溫室大棚內,黑木耳在菌包上競相綻放,一叢叢、一簇簇,長勢喜人,基地管護人員正搶抓晴好天氣進行采收,現場一派繁忙豐收景象。自黑木耳基地建起來后,每到采摘季,新聯村村民覃會丹便與其他婦女一同到基地務工,每月收入多達3000元左右。
黑木耳對土壤要求不高,適應能力極強,只需地勢平坦,氣溫在32℃以下便可種植,七月底開始種植,采摘期可以從十月底持續到第二年四月份。瞅準市場商機,結合氣候資源優勢,2020年,周覃鎮積極向上申請到313萬元廣州對口幫扶資金發展黑木耳種植項目,于2021年初建成廠房并投入運營,項目交由貴州省綠谷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運營,該公司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引導下,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聯結方式發展,到明年4月,預計可出菇黑木耳菌棒達到100萬棒以上,總產值預計達600-700萬元,產品遠銷廣東、浙江、上海等沿海城市。
小小食用菌,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民生。食用菌種植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從拌料、轉運物料、裝袋、栽種菌棒等一系列環節都需要大量的人力,這有效解決了當地群眾就業問題。目前,該公司可為當地群眾提供長期穩定務工崗位30個以上,季節性用工100人以上。
近年來,三都縣積極培育建成海鮮菇、北蟲草、黑木耳等7個食用菌規模化基地,帶動周覃鎮三愿村經濟合作社、大河鎮仙橋村經濟合作社等24個村級經濟合作社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食用菌產業;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產業發展模式,帶動群眾參與食用菌產業發展;采取政企合作方式,2020年政府爭取財扶資金、廣州對口幫扶資金、省軍區等資金5500萬元,投入食用菌生產,項目覆蓋18200人,帶動就業520人。
三都縣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在全縣各鎮(街道)實施黑木耳、羊肚菌、海鮮菇、香菇等食用菌種植,食用菌產業規模從小到大、空間布局從無到有、發展水平從量到質、產業鏈條由短到長,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農業特色產業,使小小食用菌蝶變大產業,跑出產業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下一步,三都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發展中心緊緊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全面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重點推進海鮮菇、北蟲草、黑木耳向規模化、工廠化發展,通過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更大發揮產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