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食用菌產業發展存在薄弱環節,即面臨“大資源、小產業”的困境。
首先,種植仍以傳統家庭經營自產自銷為主,工廠化程度低。由于傳統模式農戶組織化程度低,分工不明確,導致制袋等環節成本無法壓縮,不具備價格優勢。以秀珍菇為例,因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重慶秀珍菇出廠價每件達到200元,比山東、江蘇等地高出40元。
近年來,隨著華綠生物等龍頭企業入駐萬盛、南川,食用菌生產逐漸形成工廠化生產與傳統種植共同發展的格局,秀珍菇、鹿茸菇、蟲草花、海鮮菇和金針菇逐步實現工廠化栽培,但工廠化栽培產量占總產量的比例也僅為14.87%。
其次,品種不夠豐富。目前重慶市食用菌栽培品種有22個,覆蓋了可栽培種類的30%以上,但栽培規模最大的仍為平菇、香菇、秀珍菇、金針菇4類,占總產量的93%以上,經濟價值更高的品種不足。
最后,則是精深加工不足。目前重慶市食用菌年加工量不足年產量的2%,并且加工主要以烘干、分包裝等初級加工為主,保健藥用等功能開發和精深加工不足。(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