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向好,全局主動。今年秋糧生產形勢怎么樣?如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新征程上推進農村改革有哪些重點任務?日前,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韓俊等介紹了“三農”領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全力抓好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圍繞全力抓好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這個頭等大事,韓俊介紹,今年夏糧增產72.5億斤,達到2995.6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開門紅。入夏以來南澇北旱,局部地區旱澇急轉,目前全國農作物受災面積高于去年,成災面積同比減少600多萬畝。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秋糧面積比上年穩中有增,作物長勢總體正常。
“秋糧占全年糧食總產量的3/4,是糧食生產的大頭。現在是‘七下八上’防汛抗旱關鍵期,也是秋糧作物產量形成關鍵期。我們將時刻繃緊防災減災這根弦。”韓俊說,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盯緊主產區和重災區,積水農田加快排澇降漬,受旱地塊廣辟水源及時澆灌,絕收地塊因地制宜改種補種,加快災后農業生產恢復,奮力奪取秋糧和全年農業豐收。
糧食豐收基礎方面,農田抗災減災能力明顯提升。到去年底,全國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超過10億畝,建成各類田間灌排渠道1000多萬公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2700多萬處,實現“大災少減產、小災能穩產、無災多增產”,為全國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提供了重要支撐。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興旺介紹,今年,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標準大幅提高,為進一步提升建設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近期農業農村部將啟動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質量“回頭看”和專項整治行動,年內還將在全國開展工程質量常態化隨機抽測。同時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有關制度,多舉措強化建后管護。
農業生產成色方面,綠色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耕地質量不斷提高,全國耕地平均等級達到4.76,比10年前提高0.35個等級,相當于每畝增加35公斤的糧食產能;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7,比10年前提高0.05,年節水能力超過480億立方米;化肥、農藥利用率均超過41%,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8%,過去的“生態包袱”正在變為“綠色財富”;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連續穩定在97%以上,農產品綠色流通體系逐步建立,越來越多綠色優質農產品擺上老百姓飯桌。
“持續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重點是要抓好資源利用集約化、投入品減量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鏈條低碳化。”張興旺介紹,要依托當前正在推進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等重大項目,引領帶動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
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是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韓俊介紹,鄉村全面振興重點任務扎實推進,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平穩步提升,“三農”整體形勢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的第四年。截至6月底,全國累計已有60.4%的監測對象穩定消除了返貧致貧風險,其余的也都落實了幫扶措施,今年新識別的48萬人也得到了針對性幫扶。上半年,脫貧人口務工就業達到3274萬人,脫貧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韓俊表示,下一步將健全用好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持續發力強化產業幫扶和就業幫扶,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在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上想更多辦法,讓脫貧成果更加鞏固、成效更可持續。
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協同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穩步向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5%左右,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通5G的行政村占比超過90%,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農民自辦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廣大農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韓俊說,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長效機制,要集中力量辦好辦成一批農民可感可及的實事,聚焦產業就業發力促進農民增收,找準抓手載體務實推進鄉村治理,由表及里培育文明鄉風,以科學規劃引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更好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關鍵靠改革。
近年來通過全力改善農業科技裝備設施條件,農業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三大主糧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農業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國都在搶占制高點,我們絕對不能夠落后。”張興旺介紹,全力推進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要突出整體效能抓體系、突出產業應用導向抓創新、突出“最后一公里”抓轉化、突出激發動力活力抓人才。
今年初,農業農村部成立科技創新領導小組、科技創新戰略咨詢委員會,集中力量推動優化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切實發揮好國家實驗室的作用,進一步明確中央級、省級、地市級各層級的農業科研院所在整體工作格局當中的定位,科研機構、涉農大學、農業科技型企業在全局當中應發揮的作用。上半年,農業農村部等17家中央部委單位研究確定了401項科技需求,編制重點研發計劃2024年項目申報指南,近期將向社會公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不懈深化改革,持續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2023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691元,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3年的2.81縮小到2.39。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272元,實際增長6.6%,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2.1個百分點。
韓俊介紹,謀細抓實農業農村改革重點任務,為鄉村全面振興增動力、添活力,主要是抓好三大領域重點任務,包括堅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
今年,我國在安徽、湖南、廣西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省試點,其他省份也在組織整縣、整鄉的試點。“總的政策基調就是要堅持總體順延,確保絕大多數農戶原有承包地繼續保持穩定。”韓俊表示,下一步,還要繼續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健全農業經營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更好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