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聘請專家對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西昌學院、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山東省栓皮櫟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品高農產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松露資源發掘評價與產業化關鍵技術創新應用”成果進行了評價。
該成果收集了全球多個產區的松露資源,通過模型預測了松露全球及中國潛在適生區,明確了全球松露種質資源分布狀況。確立了線粒體基因可用于松露(Tuber spp.)屬系統發育分析。明晰了松露揮發性香氣成分及其形成的生態驅動機制;解析了主要商業松露與宿主植物在營養、菌根合成、根際土壤和微生態方面的互作機制,研發了雙劑型復合接種與低溫梯度孵育、原位撫育、蜂窩穴植盤與精準水肥管理等定殖率提升專利技術,創制25種菌根新組合,解決了松露宿主侵染專一性不清、侵染率低的問題,建立了松露菌根苗標準化工廠化生產技術體系;構建了松露香氣評價模型和中國多品種商業松露品質評價體系。研發松露多糖靶向制備技術體系和天然保鮮劑復配等松露保鮮與加工技術及裝備,顯著降低了松露品質劣變率,延長了貨架期,為松露多糖抗氧化/免疫雙功能精準開發提供了技術支撐;成果獲授權專利16件,制定團體標準2項、企業標準1項,發表論文47篇。2019年-2024年,在四川、山東、云南等地示范推廣2萬余畝,保鮮加工松露產品120余噸,新增產值10億元以上,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
經專家集體討論認為,該成果創新性突出,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來源:四川農業科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