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靈菇的包裝方式急待行業解決
發布時間:2012-06-0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近日,北京消費者從超市購買了1公斤用白紙包裝的白靈菇,回家后發現,潮乎乎的包裝紙竟有七八層之多。用秤一稱,紙的重量竟高達150克,進而向當地消協進行投訴。就此事,記者到農產品批發市場做了調查,多年從事食用菌批發的商販吳先生透露,過度包裝白靈菇以增加分量幾乎已成“潛規則”,否則白靈菇在市場環節流通中,容易因蒸發水分而減輕重量。紙包裝不僅能阻止水分蒸發,吸潮吸濕,還能把“紙”當作“菇”出售。
據了解,每個白靈菇的包裝紙現在已由最初的兩三層,發展到七八層,甚至十多層。包裝紙吸潮后重量最多可占商品菇的20%。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專家韋強指出,用白色包裝紙過度包裝白靈菇,不僅會使消費者經濟利益受損,包裝紙中常常添加的熒光增白劑,還可能會污染菇體,食用后有害健康。
事實上,北京市已經引進并篩選出適合白靈菇保鮮的包裝材料,即厚度僅為0.01毫米的PE保鮮膜,由于其二氧化碳和氧氣透過率之比達3∶1,具有較高的透濕性,因此保鮮期比紙包裝可延長3天以上。而且這種保鮮膜既適合農戶手工包裝,也可用于企業采用機械包裝。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盡管新包裝材料具有保鮮效果好、使用簡便、透明可視等優點,但推廣起來并非易事。一些白靈菇生產廠家認為,紙包裝方式已延用多年,采用新型包裝材料消費者未必買賬。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還不止于此。一名白靈菇銷售商坦言,白靈菇大包裝連菇帶紙每箱標重10公斤,用保鮮膜取代包裝紙,如裝滿一箱,菇重會增加,這樣他們就“虧”了。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