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金珠滿江上班,一年上班就掙了3萬多塊錢,現在想承包一個大棚,一年能掙十多萬塊錢,因為我觀察了,黑雞樅產量和銷售都挺好的,營養價值也特別高。”一個種殖戶對科技日報記者信心滿滿地說。
多年來,金珠滿江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泓言帶領他的團隊,傾心于珍稀食用菌的研發、推廣,他們攻克保鮮難關,使自古名貴罕見的野生黑雞樅菌首次成功實現了人工訓育,以及大面積優質生產,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始終堅持:100%有機,100%安全,100%無污染。
“實際上,這就是在進行一場黑雞樅的"供給側改革"嘗試。”現已50多歲的金泓言坦言, 2004年,他看到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和食品安全事件的屢屢出現,于是,作出投資生態農業的決定,成立了金珠滿江農業有限公司。
“與黑雞樅的不解之緣結于阿佤山,” 金泓言說,2011年,他在中緬邊境的云南阿佤山上第一次嘗到了鮮美的黑雞樅,“它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它生長在白蟻窩上,只有每年的七、八月間的雨后才會生長,可算是珍稀寶貝。”至今,他仍記得初嘗黑雞樅的味道。
返回北京之后,金泓言帶領樣本經研究院所檢測發現,黑雞樅含有18種氨基酸,所含的真菌多糖高達14.44%,比冬蟲夏草還高出1.6倍,常食黑雞樅菌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抵制癌細胞,降低血糖。
“黑雞樅是野生食用菌中的珍品,若能把它人工培育出來,將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這成了金泓言的夢想。
一次又一次地到云南采集野生母本,一次又一次地調整思路更改方案……經過上千次的配方試驗,近一年的種植實驗,2013年的大年初一,黑雞樅終于鉆出了頭,金泓言眼睛里掛滿淚珠。
“然而,產業化的腳步還邁不開”,金泓言說,生產的黑雞樅菌包的成本是生產普通菌包的好幾倍,而且產量較低,不具有規模化種植的基礎。金泓言請農業教授、請種植高手、查閱技術資料,又是將近一年的艱苦努力,終于攻克了難關。
他們不僅第一個成功地將黑雞樅實現人工種植,還創造了世界上最長的采菇期。經與國家科研機構相關部門合作研發及檢測,黑雞樅菌重要價值將主要被用于提取生物活性物質,包括蛋白質、多肽和多糖以及寡糖等,對于提高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以及原料的綜合利用等等具有重要意義。
金泓言說,因為不斷的努力,金珠滿江多項產品填補食用菌領域空白,獲得了國家有機認證,而這些高質量的綠色產品銷量很好,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