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前往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何家鄉利成家庭農場的黑木耳養殖基地,只見30余米長的栽培大棚中,6000根食用菌棒以縱橫交錯的形式整齊地碼放著,離近細看,銀色的菌棒上面鉆出了點點黑色“小芽”。此時,農場負責人江小成彎著腰專注地查看菌棒,他對記者說,每只菌棒上都有203個出菌孔,現在是很重要的放氣階段,必須要每天仔細盯著。
“為進一步推進食用菌產業轉型提升,奮力振興‘常山三寶’,常山縣制定出臺了食用菌振興發展行動計劃和加快食用菌產業振興發展的相關政策。黑木耳作為廣受歡迎的食品,正是食用菌產業中重點栽培的主要品種之一。”江小成站起身,指著一側的大棚說,我們作為全縣第一家“食用菌菌棒工廠化生產技術示范基地”,自己50多畝地里一共栽培了40多萬袋黑木耳,年創收100多萬元。“另一方面,除了普遍的菌袋擺放模式,部分露天大棚里還通過吊掛形式栽培黑木耳,更有效地節約了空間,突破了梅雨季節采摘困難的問題。
自2013年種植黑木耳以來,常山縣玉紅家庭農場負責人江玉紅積累了4年的黑木耳栽培經驗。此時,她的農場85畝地里共有19個發菌棚,栽培了40多萬袋黑木耳。
江玉紅告訴記者,“常山三寶”歷史長久,時至今日已不再是單一的農產品,而是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經濟支柱產業。“上小學時,我記得家家戶戶已經開始種植食用菌。那時,全村的種植氛圍特別濃厚。幾年之后,村民的收入漸漸提高,有的村民家中還蓋起了兩層樓房,大家的生活好了起來。”說起家鄉種植食用菌的歷史,江玉紅滔滔不絕。
“何家鄉種植食用菌歷史悠久,本地擁有卓越的生態資源和技術基礎。我們更要堅定振興食用菌產業的信心和決心,打造品牌、形成體系,并及時收集廣大種植戶的意見反饋,切實為他們提供保障。”何家鄉農技員史有飯告訴記者,針對種植食用菌的村民,縣里都給予他們一定補貼并辦理保險,盡量為村民解決后顧之憂。目前,何家鄉一共有7位黑木耳種植大戶,今年預計出菇在100萬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