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巧家縣馬樹鎮小河塘村大球蓋菇(赤松茸)種植基地看到,一朵朵大球蓋菇掩映在樹林里,閃耀著鮮美的光澤,一群工人正高興的采摘著這長勢喜人的菌子。
巧家縣林草局產業辦主任鄧成功介紹說:“2018年,縣林草局在國有林場積極探索林下仿野生食用菌種植試驗,獲得突破。在試驗成功的基礎上,2019年上半年,縣林草局先后邀請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食用菌研究所、西南林業大學、云南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專家進行了實地考察,并對當地氣候、土壤、水源等做了全面檢測和評估,認為在林下發展仿野生食用菌產業投資少、見效快,群眾易于接受,能使貧困群眾不砍樹就能致富、不離鄉就能創業,是加快山區、林區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有效途徑。”
2019年,縣林草局采取“黨支部+公司+合作社+卡戶”的發展模式,引進巧家縣九棵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巧家移民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巧家縣馬樹發揚種植農業專業合作社林下種植大球蓋菇,現已種植大球蓋菇1000畝。掛聯村集體經濟組織2個,年固定回報收益2.5萬元以上。掛聯建檔立卡貧困戶730戶2790人,戶均年固定回報收益450元。
“在林下種植大球蓋菇不僅節約了大量農地和大棚建設費用,而且充分利用林下空間資源,并促進林木生長,食用菌的品質更好。”巧家縣九棵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職工黃虎說。公司在馬樹鎮小河塘村種植的120畝大球蓋菇,按照農業產業化、企業化、規模化經營思路,把土地、資金、人才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有機結合,通過“黨支部+公司+合作社+卡戶”的發展模式,將建檔立卡農戶與公司聯系在一起,不僅積極帶動周邊農戶脫貧致富,還優先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基地打工。從6月份開始采摘以來,已經采摘3000多公斤,并以每公斤39.9元的價格,銷往北京、上海、廣東等地。
“我們還會通過對社員及周邊農戶開展培訓食用菌種植與管理等方面技術指導與培訓,帶動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小河塘村黨總支書記陸萬青說。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不僅使合作社的社員增收,也帶動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同時也提高了農戶科學管理水平,有效促進食用菌產品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戶持續增收。
據介紹,巧家縣在林下食用菌種植上,將通過精準、科學的產業布局和規劃,系統、全面的技術集成和優化,按照現代化、信息化、規范化、標準化要求進行食用菌產業的種植和開發,形成巧家縣林下仿野生食用菌種植示范園,配套建設的食用產品菌加工廠、食用菌基質加工廠、冷庫儲存設施和菌種生產廠,并通過3-5年時間,充分開發林業資源,形成一個集林下仿野生食用菌種植、加工、銷售、科研、旅游觀光及科普為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實現產值3億元以上,引領巧家林下產業發展,成為助農致富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