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迎著冬日暖陽,走進山西農業大學食用菌辦公樓常明昌教授的辦公室,一盆盆用靈芝制作的盆景占據了地面“半壁江山”,最大的一顆直徑1.2米。
剛從食用菌基地回到學校的常教授,正在給團隊安排近期工作。“我們這代人,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和受益者,是國家和時代給了我奉獻自我、報效祖國的機遇。”面對采訪,這位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語氣堅定又滿懷感恩。
34年如一日傾心食用菌專業,緣于一位學者對事業的無限熱愛
除了一盆盆靈芝,常明昌辦公室引人注目的還有墻上的一幅照片:1992年他與恩師、著名真菌學家劉波先生在野外考察時的合影。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在山西大學生物系讀書,每年暑假,都跟隨劉波老師或單獨在野外進行資源調查。4年下來,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寒假在實驗室幫老師做標本鑒定,通常都是快到除夕才回家。”看著照片,常明昌深情回憶。
從大學時代與食用菌結緣,到如今成為中國食用菌協會副會長、省食用菌協會會長、省食用菌產業體系首席專家,常明昌說自己對事業的堅持和熱愛,離不開大學時代恩師的教誨。
“采集菌類標本,一般都在深山老林里,每天得走二三十公里山路。那時候,交通、通訊都不便利,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個人在中條山和賀蘭山考察,晚上下不了山,又怕又冷,為防野獸,蜷縮在樹杈上,披著雨衣,啃著饅頭,獨自在林子里過夜。”常明昌的這些回憶,如今聽起來,更像是電影里的情節。
畢業后來到山西農業大學,常明昌在做好教書育人的同時,依然傾心于真菌分類、食用菌栽培。工作剛6年,就發表論文45篇,出版專著2部,成為當時學校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每周二晚,在山西農業大學5號樓207教室,常明昌為本科生講授《食用菌栽培學》,20年從未間斷,300多人的大教室,總是座無虛席?!妒秤镁耘鄬W》也一直是山西農業大學規模最大的選修課。
2012年,作為學科帶頭人,常明昌在全國率先開創食用菌專業人才本科教育。2018年,他帶領的團隊榮獲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緣于一位科研工作者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找一塊空地,挖幾條地溝,蓋上塑料布,就是最初的菇棚。
一天24小時,都守在潮濕悶熱的菇棚里,耐心細致地做燒火加熱、噴水增濕等工作,連續多天不敢挪窩,生怕出現一點閃失,餓了就泡一袋方便面再加倆饅頭。
談起創業初期搞出菇試驗時的艱辛,常明昌卻不以為然:“有苦但更多的是希望呀!”
“論文寫得好,只是紙上談兵;只有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市場,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這樣的技術才充滿活力。”同事孟俊龍說,這是他跟著常教授讀研時導師常掛在嘴邊的話。
1992年,常明昌沒拿國家一分錢,創建山西農業大學食用菌科技服務中心,開始了他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艱難歷程。
“那段時間,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試驗上,稍微有點情況就著急上火,滿嘴起泡??吹揭粎矃材⒐浇K于‘怒放’時,高興得像個孩子似的手舞足蹈。”愛人程紅艷的語氣中有心疼更有敬佩。
寒來暑往,經過3年多的刻苦鉆研,常明昌克服了一道道難關,掌握了一整套食用菌庭院式栽培生產技術。
1999年,常明昌在安澤縣蹲點扶貧,手把手教農民陸續建成30個大型食用菌生產基地,生產香菇330萬袋,為安澤縣2年新增產值4000萬元。為此,安澤縣還曾獎勵他一輛汽車。
兩年中,常明昌在學校和安澤縣之間奔波100多次,行程6萬多公里。赤日炎炎的夏天,他經常穿個背心,穿梭于菇棚之間;寒風呼嘯的嚴冬,隨便找個地方,搬個石頭一坐,就可以為農民朋友講課……
成為農民朋友的貼心人,緣于一位知識分子對百姓的赤子情懷
3米高的空間,溫度、濕度、光照全部自動化控制,一排排30多厘米長的食用菌包摞得整整齊齊,袋子兩側開口處伸出一簇簇鮮嫩肥厚的蘑菇,散發出陣陣清香。
“1500畝蘑菇大棚,年產值過億元,純收益超1000萬元。”高平市金田農業有限公司食用菌生產基地負責人許俊勇開心地介紹,“是常明昌教授給我送來了技術,讓我這個大老粗,成了有名的‘蘑菇大王’。”
2000年,常明昌到福建泉州考察食用菌現代化基地時,十分震撼:“人家一個占地4畝的工廠化生產車間,和我省占地120畝、60個大棚的產量和效益相當。”
2002年,冒著傾家蕩產的風險,常明昌多方籌資千萬元,建成我省第一個現代化食用菌工廠化基地,從此我省食用菌產業,從技術到規模都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
2005年至今,常明昌率領團隊幫助31家企業建立了
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基地,其中6家年產值過億,上市企業2家。在全省40多個縣、區開展科技扶貧,經濟效益達到36億元。在相關部門支持下,建立了我省現代農業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全省食用菌產業由2009年的總產量9萬噸、產值5億元,發展到2018年的36萬噸、產值28億元。常明昌自己也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還先后被評為“中國科技扶貧十五年杰出貢獻者”“全國食用菌產業科技扶貧帶頭人”。
同時,他還先后發表論文216篇,出版著作12部,率領團隊完成技術標準19項,舉辦食用菌培訓400多期,培訓農民4萬多人次,為全省鄉村振興培養出一大批技術骨干和“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2019年11月29日山西日報記者苗武軍 白續宏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