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季軍(左)在楊家堡鎮普及食用菌種植技術
12月11日,遼寧省農科院食用菌所副書記、岫巖滿族自治縣楊家堡鎮第一副書記張季軍研究員在岫巖滿族自治縣團山子鎮食用菌種植基地向菇農講解如何調整香菇培養料配方、如何接種、如何防止香菇爆發性出菇等技術。駐村3年來,張季軍在楊家堡鎮興開嶺村、團子山村建立了香菇示范基地,引進并示范“遼撫4號”系列香菇優新品種3個,推廣配套技術4項,建立雙層出菇棚,既解決了安全越夏問題,又延長了30天出菇期。
“今年食用菌產量少,市場價格估計會走高。我們一定按照張書記的指導種菇,爭取獲得高效益!” 團山子村種植大戶趙廣宇向記者說道。
張季軍研究員從事食用菌行業20多年。他表示,能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助力地區產業發展,是件讓人值得驕傲的事。為助力全鎮食用菌產業再上新臺階,張季軍研究員挨家挨戶去看,了解大家的種植規模、技術手段、產品質量等情況。他發現,當地種植食用菌多數沿用老傳統,容易出現爆發性出菇、不出菇、品質不穩定等情況,產業急需轉型升級。于是,他先后在楊家堡鎮興開嶺村、團山子村建立了香菇示范基地,引進并示范“遼撫4”系列香菇優新品種3個,推廣4項配套技術。通過先降溫再通氧、發菌后期減少振動和溫差刺激、伏季棚外噴水降溫的方法,基本解決了爛袋、爆發性出菇和伏季不出菇問題,幫助菇農提升種植效益20%左右。在團山子村示范的一個500平方米滑子蘑雙層出菇棚,既解決了滑子蘑安全越夏問題,又延長了30天出菇期。如今,這個棚能多出1500公斤蘑菇,多賣1萬多元錢。
穩定了產量和品質,接下來就是擴大生產面積。3年來,楊家堡鎮的香菇生產規模由30萬袋發展到140萬袋,實現了產量、規模大提升。為確保產業可持續發展,張季軍研究員在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培養了一批留得住的農民技術員和產業示范戶,真正將種植技術“種”到大地上。
鄉村的產業要發展,環境也要升級。3年來,他積極借助省級食用菌、柞蠶、果樹科技特派團以及國家食用菌體系沈陽食用菌工作站的力量服務楊家堡鎮特色產業發展,還幫助楊家堡鎮建設了村鎮黨建廣場、村級科普基地、食用菌優質高效栽培示范基地等。
“我始終堅信,有付出就會有回報。看著當地食用菌產業量質齊升,菇農的日子越過越好,我感覺自己的工作有價值、有意義。我將一如既往地扎根一線,見證楊家堡鎮更美好的明天。”張季軍研究員充滿自信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