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鄒城市大束鎮集中各項扶持資金——壯大香菇產業規模
3月3日,山東省鄒城市大束鎮葛爐山山腳下數十個大棚連成一片。49歲的村民朱紅偉一早來到10號香菇大棚,棚內溫暖如春,看著香菇一夜之間又悄然長大,喜悅洋溢在臉上。
受菌棒影響,朱紅偉的這季香菇并不是最好的,剛開始出菇時就出現意想不到的“爆菇”現象,香菇扎堆出,肉質變薄,長不大。2019年11月,具有“蘑菇小鎮”之稱的大束鎮利用鄉村振興資金約400萬元,在他們這個被稱為“空殼村”的釣魚臺村建設香菇大棚,借助龍頭企業友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市場優勢,發展香菇產業。短短一個多月,20個香菇大棚建成并面向村民發包。
盡管從前沒有種植過香菇,朱紅偉仍然想嘗試一下。當時條件很優惠,每個大棚每年承包費只有8000元,可以種兩季,要是自己建大棚投入會變多。
“為此,村里成立了朱佳源農業種植合作社,采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運作香菇大棚。合作社與友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公司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培訓并按照市場價格統一提供菌棒,統一收購、銷售。”釣魚臺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建介紹:“不只租金便宜,合作社還免費提供水、電,每個大棚裝備了自動卷膜機、噴淋設備,為每戶配備了小推車、筐子等用品,方便承包戶種植、采收。”
投入少,還無種植、銷售后顧之憂,20個大棚很快就被包括朱紅偉在內的7戶村民承包,最多承包4個。朱紅偉承包2個香菇大棚,上一季毛收入高達21萬元。按照承包時的協約與合作社分成后,朱紅偉合計收入6.5萬多元,凈收入4萬多元。
上午10點多,棚內溫度逐漸升高,超過了18℃,朱紅偉打開自動卷膜機的開關,大棚上面的塑料膜隨著卷膜機的轉動卷起,棚內開始通風降溫。“香菇的適宜溫度是15-18℃,溫度高了就得通風,低了就得將塑料膜降下來保溫。”盡管只種了兩季香菇,朱紅偉已摸清了香菇的習性。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