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醫學院實驗室培養液中的菌絲。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
種業翻身仗有它,鄉村振興也有它,這支農業“特別部隊”不一般...
蘑菇是人們對大型真菌的口語化稱呼。7月5日,今年43歲的“蘑菇教授”曾念開坐在海南醫學院藥學院實驗室小板凳上認真指導一旁的研究助理宇文江,讓他邊觀察顯微鏡下的白牛肝菌,邊用鉛筆勾畫它的顯微結構。
做科研還要會畫畫?這是曾念開在進行大型真菌種質資源搜集和保存過程中嚴格要求研究組工作人員和學生必備的技能。因為菌類和植物類不同,只有手繪才能將其“孢子”、“鎖狀聯合”這一重要結構精準記錄,為下一步物種鑒定打下堅實基礎。
近年來,在海南,無論是在高校還是在科研院所,都有一群專注于大型真菌種質資源保護的力量在聚集。從搜集、保存到利用,海南特色菌種正不斷探路前行。
日前,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海南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發展規劃(2021-2025年)》,將作物、畜禽、水產、農業微生物四大類納入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的重點任務。作為海南農業微生物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打響種業翻身仗的大背景下,大型真菌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的現狀如何?它們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上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90后”蘑菇團隊的故事背后
海南省建立大型真菌種質資源庫,收集特色珍稀食藥用菌80多種
“90后”蘑菇團隊在雨后“巡山”搜集菌類。 (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海南醫學院真菌標本館里建立了大型真菌種質資源庫,收集特色珍稀食藥用菌80多種。7月5日,炎炎午后,海南醫學院真菌標本館里,一股清涼撲面而來。牛肝菌、鵝膏、靈芝,拉開標本館標本柜的抽屜發現,每一個標本都有自己的編號。別看只有幾十平方米,這里卻“住著”千奇百怪的菌類家族:目前,收藏了近萬個真菌標本,是中國熱帶地區規模較大的真菌標本館。為了更好地保存標本,標本館濕度常年保持在30%左右,空調低溫設置在20℃。
“近日,海南醫學院真菌標本館載入國際標本館索引,并獲得國際標本館代碼FHMU。”曾念開介紹,“標本館建于2012年,既是自然歷史檔案館,也具有類似圖書館的功能,可以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上起到關鍵作用。”
然而,制作這些標本的菌種采集起來卻并不容易。它們“行蹤”神秘,還時常躲在林中和人們“捉迷藏”,并且生長周期有限。
所以,曾念開帶領的團隊——菌物資源與可持續利用研究組經常在雨后“巡山”搜集菌類。該團隊共12人,除了4位老師,其它成員平均年齡為26歲,所以,也被稱為“90后”蘑菇團隊,他們的足跡已遍布海南省18個市縣。
早上6點,天剛蒙蒙亮,“90后”蘑菇團隊就爬到了山上,“早去早回”是他們的行動準則。“一天的采集量要控制在20朵以內,只采集精品,否則后期整理資源時會耗費不必要的精力。”曾念開說,在山上發現蘑菇后,要第一時間拍照記錄,拍攝時他們有一個標準動作——對蘑菇行“跪拜大自然”之禮:整個人趴在濕漉漉的泥地上,雙手舉著相機,對焦,按下快門。
采集到蘑菇后,要第一時間趕回住處,測量菌蓋、菌柄、菌管、菌孔的相關數據,解剖菌肉,觀察變色情況,烘干保存。
為何如此趕時間?“因為蘑菇是一種‘善變’的微生物,比如,牛肝菌就具有變色特征,5分鐘內,它會變紅、變藍、變黑,而相機是無法準確記錄這個過程的,這就需要我們快速用筆記下,為日后的種質資源鑒定提供依據。”曾念開說,大型菌類種質資源搜集和保護工作由不得半點馬虎。
隨后,在“巡山”的當天晚上,研究組成員要將采集的蘑菇進行烘烤,次日早上將烘干的標本放到自封袋,回到實驗室后,再將標本在零下20℃的冰柜冷凍2周,之后裝進牛皮紙袋,最后進行編號、收藏保存。
這支“90后”蘑菇團隊的故事,正是海南省收集和保護大型真菌種質資源工作的縮影。
據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依托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南鋒專項二期等項目,海南省建立了農業微生物菌種庫和大型真菌種質資源庫,不同生境微生物的分離、鑒定及保存技術不斷完善,先后收集了有海南特色、經濟價值高的珍稀食藥用菌80多種,共分離保存菌種約2萬份。
同時,海南省還成功開發了黑皮雞樅菌等特色高值食用菌,研發了復合微生物菌肥、靈芝孢子粉等微生物產品,有力支撐了綠色農業和健康食品產業發展。
從實驗室到海南特色菌產業
喚醒“沉睡”的菌種,按下海南特色菌產業發展“加速鍵”
野外的彎柄靈芝(受訪者供圖)
在位于海口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態農業科技館里,頂著小云朵般菌蓋的靈芝已經展開,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漆樣的光澤。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擁有豐富的靈芝種類資源,而海南又是中國靈芝科真菌分布最多的地區。目前世界上發現的野生靈芝有200多種,我國已知的有103種,其中分布在海南的有70多種,占世界的35%左右。
“靈芝實現人工栽培,一方面可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可挽救野生資源。”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以下簡稱環植所)食用菌專家徐林介紹,目前環植所收藏有100多份大型真菌活體資源,標本200多份。在大型真菌種質資源收集過程中,他們還在海南中部山區發現彎柄靈芝、虎乳靈芝等有海南特色、經濟價值高的珍稀食藥用菌。
“我們的產品已經實現電商銷售,在淘寶、京東、有贊等平臺都很受歡迎。”儋州牧春綠色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才偉表示,靈芝最適合種植的溫度是28℃,相比北方,海南一年四季均可種植,夏季通過設施降溫的方式即可滿足種植條件。此外,海南野生靈芝物種豐富,種質資源多樣,這種特色資源成為海南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最大優勢。
不僅是靈芝,一些食用菌也在呈產業化發展趨勢。在定安龍湖南科食用菌有限公司1000多畝的食用菌栽培基地里,公司生產種植的秀珍菇、豬肚菇、黑皮雞樅菌等食用菌,年產值超4000萬元。
該公司辦公室主任莫煌賢介紹,近年來,公司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合作共建食用菌生產基地,食用菌品種經過科學馴化,培育出耐熱性強的菌種,有利于種植和推廣。去年,基地又增建了260畝“農光互補-光伏食用菌”大棚,總投資1.1億元,將光伏電站和食用菌大棚建設合二為一,建設現代高效農業綜合經濟體。
“總體來說,海南特色菌類利用和發展起步比較晚,大概在2015年才出現一些規模以上企業。”曾念開觀察到,目前貴州“黔菌”、云南“滇菌”都已形成食用菌產業,有力帶動了當地農戶增收。“相比而言,海南菌類產業規模小而散,仍然有很大的挖掘空間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曾念開說。
更多特色資源有待挖掘和利用
亟需有關部門進行有效引導,破解產業政策壁壘
中國熱科院熱帶農業科技博覽園里種植的靈芝。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海南菌類資源開發利用慢,最主要的原因是早期種質資源保護搜集工作力量薄弱,不少種植戶只能從省外購買種質資源,種植后出現水土不服。可見,種質資源搜集、鑒定、保存的“摸家底”工作至關重要。
徐林在深入調研的過程中還發現,不少當地農民在對待特色菌類上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認識到這些菌類的寶貴價值,另一種是過度采摘,造成資源浪費與破壞。
他舉例,比如,海南特色藥用真菌資源——虎乳靈芝,有利于治療呼吸道疾病,但海南省資源分布地的居民卻對它知之甚少。與此相反,虎乳靈芝在馬來西亞卻廣為人知,且已研發相關制品并上市銷售。
一些產業政策上的壁壘也亟待破題。海南熱帶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院院長柯佑鵬舉例,十年前海南靈芝產業曾遇到過發展契機,但是由于行業沒有出臺相關標準規范,使消費者對靈芝的一些功效不明,品種混淆不清,整體呈現無序發展狀態。并且當時靈芝還受制于產業政策壁壘,沒有納入食藥同源目錄。
此外,有種植戶認為,食用菌以林下種植為主,想要擴大規模,就需要新建一批生產大棚,但是目前林地不能進行設施農用地備案,大大制約了產業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初,國家衛健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對于黨參等9種物質開展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靈芝被納入其中。
柯佑鵬表示,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已經出臺,賦予了海南更大的立法權和改革自主權,未來,建議在行業規范、政策扶持等方面,給予海南特色真菌資源更多支持。
此外,海南省擁有約2000萬畝經濟林,食用菌可以結合海南“三棵樹”(橡膠樹、檳榔樹、椰子樹)共同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