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穩定農戶種糧收益,支持現代農業發展,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2021年,中央財政安排農業保險保費補貼(下簡稱保費補貼)資金333.45億元,較上年增長16.8%。截至目前,相關資金已全部下達。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織就農業生產“安全網”。自2007年實施保費補貼政策以來,財政部累計撥付保費補貼資金2201億元,年均增長21.7%。2020年,財政部撥付保費補貼資金285.39億元,推動我國成為全球農業保險保費規模最大的國家,實現保費收入815億元,為1.89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4.13萬億元,中央財政補貼資金引導和使用效果放大近145倍。2021年,財政部進一步加大農業保險支持力度,預計為超過2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5萬億元,持續為我國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二是聚焦國計民生,系牢糧食安全“保險帶”。2021年6月,財政部印發政策文件,針對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開展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在前期6個省(24個產糧大縣)試點基礎上,逐步擴展至覆蓋13個糧食主產省份的全部產糧大縣,并提供覆蓋農業生產總成本或種植收入的保險保障,進一步推動農業保險擴面提標。2021年共安排三大糧食作物保費補貼資金148.69億元,占今年保費補貼資金總額的44.6%。
三是實施獎補政策,打造特色農業“助推器”。為進一步完善保費補貼品種體系建設,支持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發展,目前財政部已在全國20個省份實施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的以獎代補政策,支持地方自主選擇不超過3個特色險種申請中央財政獎補資金。2021年,財政部共安排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資金24.07億元,較上年增長100.5%。例如,廣東荔枝、湖北小龍蝦、湖南柑橘、陜西蘋果、寧夏枸杞、內蒙古肉牛等地方特色農產品已被納入獎補覆蓋范圍。
四是強化資金管理,夯實農險發展“地基石”。為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2021年財政部下發通知,要求地方財政部門在一個季度內完成審核和資金撥付工作,并保存對應業務的保單級數據至少10年。相關保單級數據要做到可核驗、可追溯、可追責。同時,要求財政部各地監管局在日常監管工作及審核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時,對保單級數據報送存儲等情況進行抽查,加大監管力度。
下一步,財政部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履行發展農業保險牽頭主責,從發展方向、制度設計、政策制定、資金保障等方面持續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確保黨的惠農政策有效落實,更好地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另據財政部網站消息,2022年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預算指標也已經提前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