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食用菌產業富民,他一直在領跑——記甘肅張掖河西學院教授、市食用菌產業專家服務團團長魏生龍
發布時間:2022-04-2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近年來,甘肅張掖因得天獨厚的冷涼氣候條件和種養業副產品豐富、河灘荒地面積廣闊的資源稟賦,食用菌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在鄉村振興、促農增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得不提到一位長期致力于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關鍵人物,他就是河西學院教授、甘肅省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主任、市食用菌產業專家服務團團長魏生龍。
實現張掖食用菌“零”的突破
1985年,魏生龍從上海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引進平菇、鳳尾菇菌種和技術,在甘州區、臨澤縣和高臺縣試種并取得成功,從此實現張掖食用菌生產“零”的突破。36年來,他始終堅守在食用菌產業的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生產應用一線,足跡遍布六縣區所有鄉鎮和80%的村社,為張掖食用菌產業的興起、發展和壯大孜孜以求、殫精竭慮,推動張掖食用菌產業步入機械化操作、智能化控制、工廠化生產、規模化發展的嶄新階段。
36年來,他先后承擔了食用菌項目研究20余項,爭取科研經費數千萬元,取得市廳級、省部級應用研究成果16項,引進、篩選、推廣食用菌品種15個,創新、示范、傳授食用菌本地化栽培技術20項,制定甘肅省地方標準(食用菌)6項、企業標準2項,獲得授權專利12項,撰寫論文70余篇,出版《食用菌栽培技術》專著1部。
搶救瀕危菌物種質資源
祁連山地理環境特殊,水熱條件差異顯著,植被類型和土壤類型多樣,菌物生存繁衍條件良好,菌物資源豐富。基于此,魏生龍牽頭組建甘肅省食用菌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祁連山食用菌產業協同創新中心,致力于祁連山菌物保護利用研究、食用菌及其健康產業技術創新研究、菌物學一流學科建設及高端人才培養。
“每年5月,我們都要在魏教授的帶領下多次進入祁連山。為擴大踏查范圍提升工作效率,我們分四組從祁連山的不同區域進山,好多時候,一天下來,見到的都是一些常見的菌物種類,找到一個新種真的很不容易。”河西學院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副研究員梁倩倩博士說。
“這幾年,我們通過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內森林、灌木、草地、荒漠等多種植被類型中的大型真菌連續普遍調查和定點觀測,采集大型真菌標本2萬余份,拍攝子實體照片8000余幅,鑒定出51科、153屬、696種,發現并報道祁連蘑菇、張掖蘑菇等14個新種,發現258個國內、甘肅省新紀錄種,15種可馴化栽培珍稀食(藥)用菌、65種祁連山森林植物真菌病害,通過持續普查,掌握了祁連山內大型真菌的種類數量、優勢種群、特有種類、自然分布、生態價值、經濟潛力,為開展祁連山菌物保護研究、菌物生態研究和珍稀菌物馴化奠定了基礎,”魏生龍說。
“據估計,世界上大約有150萬種菌類,但是,人類已知的才10萬種。我們對菌物的調查和保育才剛剛開始,僅祁連山里就有很多菌物種質資源亟待保護,我們要趕緊行動起來,搶救瀕危菌類種質資源,促進祁連山生態系統和諧共生,”一說起祁連山的菌物,魏生龍就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
科研成果如果沒有轉化成培養創新人才、推動產業發展的資源,這無疑是資源的巨大浪費。近年來,魏生龍和他的團隊將祁連山菌物研究從山上擴展到山下,從科研向應用層面轉變。
梁倩倩說,2009年,她在魏生龍教授實驗室里第一次接觸到食用菌,自此,她從之前的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方向轉向食用菌研究方向,一頭扎進了食用菌育種栽培研究。“荷葉離褶傘是一種生長在祁連山灌木叢和喬木林下的野生珍稀食用菌,菌絲體營養價值評價優于金針菇和香菇,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種類齊全,具有其極高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經濟價值以及生態價值,”梁倩倩說。荷葉離褶傘在甘肅省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的成功馴化,開啟了祁連山野生食用菌馴化栽培之先河,讓人們對祁連山一帶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充滿期待。
優化“三元結構”農業生態
食用菌產業是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支撐國家食物安全的生力軍。我國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糧食和秸稈產量的比例是1∶1,秸稈過剩問題突出,同時,畜禽糞便廢棄物達幾十億噸,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如果把秸稈和畜禽糞便等資源作為食用菌生產的栽培基質和原料,就能變廢為寶,長出食用菌后,殘渣作為肥料歸田,形成良性循環。
“長期以來,河西地區農業是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的‘兩元結構’,將菌業引入農業生態系統后,把傳統的‘兩元結構’農業調整為由種植業、養殖業和菌業組成的‘三元結構’,用種植業產生的秸稈、養殖業產生的糞便當做發展菌業的原料,用菌業產生的菌糠生產肥料和飼料,再回饋給種植業和養殖業,將秸稈糞便化害為利、變廢為寶,實現物質和能量循環,”魏生龍說。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