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黃平縣:“稻魚+食用菌”輪作 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近年來,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縣平溪鎮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探索推進“稻魚+食用菌輪作”模式,在每年10月份栽種木耳菌棒,5月份種植水稻,進行錯時輪作。木耳采摘后的廢菌棒化為有機肥料,土地利用和產出率得以進一步提升,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輪作基地的10余名務工人員大都是村民,木耳大面積采摘期時,人員還要增加一倍以上。
據統計,每畝稻田可種植黑木耳10000棒,每個菌棒能產黑木耳干品2兩,畝產收入5萬元左右。利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單季晚稻收割后的農田閑置時間種植一季黑木耳,采摘結束后,廢菌棒還可作為有機肥還田,增加肥力、一舉多得。
該鎮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大戶”模式,堅持將支部建在壩區上,把黨員作用發揮在壩區上。未來,合作社將進一步擴大規模,廣泛推廣該種模式,“一田多收”,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