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走進湖北省仙桃市自然源養殖專業合作社,村民們正在忙著栽培大球蓋菇,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據了解,目前該基地每畝可產4000斤大球蓋菇,這跟當地科技特派員王衛斌的技術支持和指導分不開的。王衛斌說,指導農戶栽培大球蓋菇是湖北水稻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一個主要內容,栽培大球蓋菇,可以充分利用即冬閑田、秸稈稻草和閑散勞動力等農村“三閑”資源來增收,是農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的一個方向,雖然栽培技術簡單,但是生產過程還是要注意關鍵措施到位。經過5年來的栽培摸索和發展,該基地已經成為湖北省“稻-菇”輪作的示范點,吸引了全省各地的200多個種植戶前來取經學習。
近年來,包括仙桃市在內,湖北省黃岡、襄陽、荊州、咸寧等多地大力推廣“水稻—大球蓋菇”輪作栽培,在同一個田塊順序收獲水稻和大球蓋菇,畝平產大球蓋菇4000-6000斤,畝平增收近萬元。這樣的種植模式不僅可以幫助消納大量的秸稈肥料,還能充分解決閑置農田和閑散勞動力問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發展。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黃見良表示:“大球蓋菇產量很高,品質很好。現在我們考慮的是如何把加工和儲存等一系列的技術跟上,把這個產業做好。未來把湖北省各個方面的專家協同起來,更好地為產業服務,為農戶服務,為企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