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萬昌,高級農藝師、“齊魯鄉村之星”、省級科技特派員。在他的帶動影響下,山東聊城東昌府區及周邊縣市區約10萬戶食用菌種植戶靠蘑菇增收致富,他是菇農心中的“蘑菇大王”。
結緣食用菌42年
1981年,高中畢業的許萬昌食用菌結下不解之緣。他自費去上海農科院和福建古田等地參觀學習,帶回有關食用菌培育的文字資料。1981年夏天,許萬昌嘗試種植銀耳,決定當年冬天繼續種植平菇。
許萬昌和家人靠雙手挖出一個一百多平方米大、一米深的地下土棚,當年投料一萬五千斤。當年冬天,許萬昌的第二次試驗有了收獲,平菇長勢喜人。刨去成本,一棚平菇純掙1600元。
第二年,在許萬昌的帶動和影響下,周店村十多戶村民跟著學種平菇。2005年,全村平菇種植戶投料達700萬公斤,100多戶村民依靠平菇過上富裕生活,并輻射帶動周邊十幾個村子發展食用菌種植產業。
熱忱傳播新技術
5月12日,在聊城市道口鋪街道辦事處大會議室,97名菇農認真聽臺上“老師”的分享,不時有菇農掏出手機拍下所需文字內容,三個小時的課程,幾乎沒有人隨意離席。
這次活動由許萬昌在微信群發起,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多地菇農積極報名。許萬昌講授了反季節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要點,“菇二代”許萬昌的兒子許德濱講解了食用菌栽培管理中如何運用機械化代替人工。理論課程結束后,許萬昌又到平菇大棚實地調研反季節平菇的生長狀況。
像這樣的研討會許萬昌每年要組織兩三次,許萬昌有自己的“三不”底線,不收會費、不給企業站臺、不宣傳農資類產品,菇農免費參加。
冠縣定遠寨鎮菇農李樹旭是許萬昌的粉絲,20年前開始種平菇,在自繁菌種時出現了雜菌多、成品率低的情況。經人介紹,李樹旭聯系上許萬昌,許萬昌告訴他重新嚴格滅菌即可。按照許萬昌的說法去做,當年平菇長勢良好。李樹旭表示,如果當時重新育種,不僅費工費錢,還會耽誤平菇的生長時令。
挖掘3個平菇新品種
5月15日,在許萬昌的農家小院內支起了一口大鍋,擺放著不銹鋼保溫桶,許德濱正把熬好營養基裝入消過毒的試管。近幾年,許萬昌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優質平菇菌種的繁育上。
許萬昌家的客廳更像是個菌種繁育室,一個自制的無菌接種艙擺放在客廳。許萬昌對手部進行消毒后伸進接種艙,點燃酒精燈,用細長的鐵絲從母種試管里挖取一小塊母種放到營養基里。營養基長出白色細膩的菌絲后再移植到棉籽殼等菌料中,經過一個多月的繁育便成了菌種。許萬昌表示,從優質平菇中篩選出來母種到培育成栽培中,需要三個多月時間,每一步都不能出錯,否則會前功盡棄。
去年許萬昌從梁水鎮發現一株野外生長的平菇,他從這株平菇上提取了母種,并命名為“田園黑平0代”。經過一季試種,“田園黑平0代”不僅菇形好,產量也高,抗病能力強。今年他打算多繁育一批該品種的菌種,推薦給菇農。目前,許萬昌已自主研發推廣了3個平菇新品種,得到菇農的高度認可。
想要蘑菇種得好,得不斷學習。2001年,許萬昌總結20年栽培平菇經驗,發表了第一篇論文《生料袋栽平菇高產高效技術》,菇農看后非常受益。23年來,許萬昌已在食用菌專業期刊發表論文10篇,涉及平菇和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技術。
針對近年羊肚菌大火的情況,許萬昌嘗試種植羊肚菌,搜集各種數據,與種植戶交流,寫出《聊城市羊肚菌菌種產業出現的問題及發展對策》《正確認識、科學引導,促進聊城市羊肚菌產業健康發展》等論文,讓菇農看后少走彎路。
隨著短視頻的興起,許萬昌利用快手、公眾號、美篇等平臺傳播食用菌栽培技術,收獲了眾多粉絲。多年來,許萬昌致力于平菇優質高產綠色栽培技術的創新與推廣應用,集成了先進實用的平菇精準高效生產技術,取得顯著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