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筑牢大國糧食安全基石,贏得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主動,必須牢牢樹立并深入踐行大食物觀,深刻把握其內涵,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更牢。
有別于傳統的以糧為綱,大食物觀體現了從“糧食”到“食物”觀念上的與時俱進和豐富創新。大食物觀視域下,糧食概念從狹義的谷物擴展至一切可食用的食物范疇,并注重膳食營養均衡搭配,促進食物供給由單一生產向多元供給轉變,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糧食安全目標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由吃得飽轉變為吃得好、吃得營養、吃得健康;食物獲取途徑從耕地資源拓展到整個國土資源,食物開發領域延伸至山水林田湖草沙,強調因地制宜念好“山海經”,唱好“林草戲”,打好“果蔬牌”,建好“海洋牧場”,擴大“綠色糧倉”,最大限度提高各類資源利用效率和生產潛力。大食物觀反映出糧食安全向食物安全的邊界拓展與戰略深化,契合“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樹立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既是新時代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也是順應食物結構變化升級趨勢、應對糧食安全挑戰的必然選擇。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糧食供應存在諸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人民群眾的食物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化。滿足更高層次糧食安全需求,必須充實鞏固大國糧倉,有效增加食物供給,促進農業供給體系結構優化、高質高效,筑牢食物安全底線。從現實情況看,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這既是奇跡也是挑戰。盡管我國口糧安全有保障,但糧食供給總量仍然不足、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為此,要拓寬格局、打開思路,打破食物主要來源于耕地的傳統農業思維模式,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充分釋放蘊藏于廣袤自然資源中的食物產能。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踐行大食物觀,要做好頂層設計,順應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新趨勢,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在食物供給保存量、拓增量、提質量上下功夫,加快構建糧食安全綜合保障體系,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存量。在穩產保供前提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保食物有效供給,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構建營養健康導向型食物生產和加工體系。在確保糧食產量1.3萬億斤以上的同時,減少食物產能過剩和無效供給,增加富含蛋白質食物及優質農產品生產,促進植物動物微生物食物消費占比平衡,讓老百姓的食物更多樣、更營養、更健康。
提升國土資源空間利用率拓增量。深入實施藏糧于地戰略,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持良田糧用大原則,確保耕地數量有保障、質量有提升。在生態安全前提下,立足我國農業資源多樣性優勢,建立食物資源庫,實現食物供給來源多元化。統籌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我國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在實踐上,各地方要深入挖掘自身環境資源稟賦優勢,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例如,一些地區可以加強糧油肉蛋奶果蔬菌等重要民生產品的產銷保供;向海洋要食物,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向草原要食物,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積極發展現代生態養殖,形成多業并舉的農業產業體系。
增強農業生產科技水平提質量。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踐行大食物觀需改進和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支撐,落實藏糧于技戰略,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實現食物供給量的突破和質的躍升。要加強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加大力度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種質資源技術、農業基礎設施與裝置技術、生產技術創新。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探索智慧農業,拓展和創新食物生產方式,提高農業資源整體利用效率和勞動生產效率。以信息化、數字化與智能化新技術賦能打造食品行業新業態,提升糧食倉儲效能,優化糧食倉儲和冷藏倉庫布局,減少糧食損耗。引領生物技術發展,運用生物育種、合成生物學等現代生物技術手段,探索研發替代蛋白等新食品原料,挖掘新型食品資源,把農業建成大產業,筑牢食物安全底線。
(來源:新華社;作者: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