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觀是一個科學體系,涵蓋糧食安全、食物生產、多元化供給、營養健康、綠色發展等方面,內容豐富。貫徹落實大食物觀,需要學習領會好大食物觀蘊含的“三個融合”:糧食安全與多元化食物生產供給相融合、食物生產與營養健康相融合、食物生產與綠色發展相融合。
一、糧食安全與多元化食物生產供給相融合
保障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是底線。在學習理解和貫徹落實大食物觀的過程中,決不能淡化或者弱化糧食安全,一定要認識到,大食物觀為牢牢守住糧食安全這一底線提供了豐富的理念和明確的指導。早在199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地區工作期間,便前瞻性地指出:“過去講的糧食只是狹隘地理解為就是水稻、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現在講的糧食即食物,大糧食觀念替代了以糧為綱的舊觀念。”這一重要論述,被收錄在《擺脫貧困》一書中。習近平總書記日后曾表示:“解決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要樹立大食物觀……我在福建工作時就提出大食物觀,肉、蛋、禽、奶、魚、果、菌、茶······這些都是糧食啊”。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
可以看出,大食物觀在生產端的指導意義是從糧食生產轉變為多元化食物生產供給。一是樹立糧食生產是核心的底線認識。堅定不移建設高標準農田,確保耕地和產能的可持續性,特別要保護好主產區尤其是核心產區的糧食生產能力,以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二是樹立胸懷全局的整體認識。要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三是樹立面向未來的發展認識。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產業,把糧食安全與多元化食物生產供給有機融合起來。
二、食物生產與營養健康相融合
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在解決從“吃不飽”到“吃得飽”的難題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一個重要戰略任務,就是堅定不移全面踐行大食物觀,在中華大地上實現從“吃得飽”到“吃得營養健康”的再一次歷史性轉變。
但是,從“吃得飽”到“吃得營養健康”是十分艱巨的歷史使命,事關健康中國、強壯民族與糧食安全。2024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人介紹,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居民生活方式的變化,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慢性病發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慢性病死亡人數占居民總死亡的比例超過80%,同時由于慢性病發病率高、病程長、有效控制率低、經濟負擔重等特點,已經成為威脅人民群眾健康、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膳食結構不合理是慢性病高發的主要原因之一。2023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指出我國居民目前膳食結構存在的不合理問題,一方面,我國人均烹調用油、豬肉、糧谷類食物的攝入量偏多,超出了科學推薦量,尤其是烹調用油超出推薦量40%多,豬肉超出30%多。另一方面,奶類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新鮮蔬果攝入明顯不足。與膳食推薦量相比,新鮮蔬菜攝入量低47%,大豆及其制品低59%,奶類及其制品以及新鮮水果更是低90%左右。
2023年我國食用油消費量4096萬噸,絕大部分(70%以上)被作為家庭烹調用油和餐飲業烹調用油被居民直接食用,“烹調用油超出推薦量40%多”就意味著一年多用1000余萬噸烹調用油??梢娚攀辰Y構不合理,既影響人民健康,對糧食和油料供給也造成很大壓力。
面對挑戰,大食物觀為實現從“吃得飽”到“吃得營養健康”提供了理論遵循。2022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大食物觀的重要性,并對其進行了更為全面且系統的論述,指出:“要樹立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梢钥闯?,大食物觀的重大理論意義在于,不僅僅是單純的食物生產,而是應該“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這就明確指出了食物生產的出發點與目的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是為了生產而生產;食物生產調整的依據是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食物生產的要求是缺了哪樣也不行。
面對糧食安全與健康中國兩個重大戰略需求,亟待破解食物生產—營養健康—食物消費之間脫節的難題。大食物觀明確要求食物生產與營養健康有機融合,要從傳統模式的19億畝耕地種什么,14億人口就吃什么,轉變為14億人口需要吃什么,19億畝耕地就種什么,即營養健康引導食物消費,食物消費指導食物生產。為此,“十五五”期間我們要加強食物生產與營養健康的融合研究,開發建立膳食營養健康大數據系統,深入研究我國居民食物消費發展新特點與食物結構變化新趨勢,特別是研究豆類和奶類等攝入量嚴重不足的食物,在我國居民食物結構中營養定位、功能作用和健康功效,盡快補齊國民食物結構中影響營養健康的短板。
三、食物生產與綠色發展相融合
我國農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可持續發展難題,主要表現為農牧分離、種養脫節。一方面,養殖場從全國甚至國外購買飼草飼料,推高養殖成本,降低了市場競爭力,又造成局部區域畜禽糞污超出環境的負荷;另一方面,產糧區飼料糧外運,耕地得不到過腹還田的修復,影響土壤肥力。農牧分離、種養脫節,已經成為制約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明確指出:要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2024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意見》明確要求,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廣農牧結合、種養循環模式。
人類所有的食物生產與消費,都是對大自然中水、土壤、光、熱、氣和環境等資源的利用,絕大部分利用都是不可逆的,基于我國人多地少、資源壓力大的狀況,形勢則更為嚴峻。這就需要更多思考不同業界之間的匹配問題,比如種植與養殖的匹配、生產與消費的匹配、消耗與修復的匹配。其中,首先應該考慮并落實種植與養殖的匹配。一是糧畜匹配。產糧區要大力發展養殖業,推動飼料糧就地轉化,糞肥就地還田,不但有利于維護土壤肥力,減輕生態壓力,實現綠色發展,同時可以大幅度提高產糧區轉化效益,助力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又能夠明顯降低養殖業生產成本,提升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消費。除了口糧需求必須調運外,飼料糧宜盡量實現就地利用轉化。二是按地定畜。從我國農耕文明的歷史和畜牧業發達國家的經驗看,按地定畜是推動農牧業可持續發展切實有效的路徑,也就是說有多少土地能夠承載產生的糞污,就發展多大規模的養殖業,這就叫做“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這種匹配,不僅僅要考慮當時的匹配,更要考慮未來10年到30年的匹配。三是種草節糧。從目前的食物消費結構分析,糧食安全中口糧絕對安全是能夠保證的,最大的壓力是飼草飼料不足,飼料糧已經占到糧食消費量的一半以上,進口的糧食也主要用作飼料,此外每年還進口約150萬噸到200萬噸優質飼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肉蛋奶的需求還將增加,畜牧業生產對飼草飼料的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多。直接種植飼草飼料,比先種糧食再轉化為飼草飼料發展畜牧業,效率更高。種植一畝地的全株玉米青貯飼料,飼用價值比種植一畝地玉米收獲玉米粒再用作飼料高30%。因此,從大食物觀的角度看,種飼草種飼料就相當于種糧食,應建立符合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新要求的統計口徑,探索將飼草和飼料糧的生產納入到糧食生產統計相關考核中,延伸食物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農業產業做強做優,真正實現農牧結合、種養循環,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大食物觀蘊含的“三個融合”,就是食物生產—營養健康—綠色發展的有機融合,要樹立“產得夠、用得優、生態美”的系統觀念,把糧食安全、健康中國、美麗中國的戰略任務統一起來,一體謀劃、共同推進,成為強國建設和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來源:中國三農發布 作者:王加啟、鄭楠、周琳、程廣燕 工作單位: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