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南閩林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木耳基地大棚,成排的竹架上整齊排列著一個個菌袋,木耳長勢良好,迎來豐收。
2021年,海南省儋州市大成鎮有12萬畝橡膠林,為深入挖掘農村土地資源潛力,大力發展農業經濟,該鎮深入推進“墾地融合”模式,率先引入海南閩林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入駐推賽村委會,種植木耳產業,發展林下經濟。
海南閩林農業有限責任公司進駐后,依托橡膠林的天然優勢,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種植了上千畝木耳。在木耳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后,該公司積極引領和帶動農戶從傳統割膠模式向“林菌共生”混農經濟模式轉變,幫助農戶發展農業產業,增加收入。
目前,該基地區域內配備了先進的車間、蒸汽殺菌房和成品庫房,形成了一條集分揀、晾曬、烘干、包裝于一體的現代化流水生產線,成功推動一產向二產的轉型發展、優化升級。據介紹,工廠年產量達600余噸,產值超過2000萬元。產品遠銷日本等地,市場需求旺盛,供不應求。
閩林農業不僅在規模化生產上取得成功,還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提升產業附加值。公司在基地內建立了農科中心實驗室,聘請高校科研團隊,致力于優質菌種的研發和產能的提升。實驗室設有食品檢驗室、生物培養室、植物組培室等多個專業實驗室,為企業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據介紹,未來將通過深化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推動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預計3年后,木耳種植面積將擴大至1萬畝,產量和產值將實現大幅提升。還將研發更多元化的木耳商品,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來源:儋州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