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習慣在大山中生活的食用菌落戶都市農場,并不是件容易事。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人員精準調控“蘑菇房”里的溫度、濕度和光照,努力復刻不同食用菌最適宜的山林野境。天花板上懸掛著的智能溫濕度傳感器,滴答閃爍著監測環境數據。一旦數據出現偏差,通風設備便會迅速啟動,發出輕微的轟鳴聲,為“蘑菇房”帶來新鮮的空氣;加濕器輕柔地噴出細膩水霧,在燈光的映照下,如夢幻的輕紗,緩緩飄落,滋潤著每一株蘑菇;而光照系統則會根據不同菌菇的生長需求,調整光照的強度和時長,為蘑菇提供恰到好處的“陽光浴”。
在這個蘑菇的世界里,創新的栽培技術,讓蘑菇離土生存也能茁壯生長。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人員研發了一整套新型菌渣循環利用技術,讓廢棄的菌渣重獲新生。這些曾經被視為廢棄物的菌渣,經過特殊處理后,搖身一變成了優質的培養基質,再次為蘑菇生長提供養分。這不僅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還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此外,物聯網技術的引入,更是讓“蘑菇房”的管理變得智能化。工作人員只需通過手機App,就能遠程監控“蘑菇房”的各項參數,隨時隨地掌握蘑菇的生長情況。(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