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全國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聯盟副主席、中國鄉鎮企業協會數字經濟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李玉春一行到依蘭縣寒地綠色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考察調研,依蘭縣寒地綠色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周陪同調研。
調研期間,李玉春一行考察了企業黑木耳分揀車間,深加工產品展示中心,詳細詢問了產品工藝、市場銷售及產業鏈延伸等情況,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趙周匯報了公司發展基本情況。依蘭縣寒地綠色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始終堅持多元化發展戰略,致力于打造集農產品種植、觀光采摘體驗、農產品深加工,以及品牌化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運營模式,積極推動三產深度融合。歷經幾年的砥礪奮進,公司憑借卓越的市場洞察力與創新精神,在農產品領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當之無愧地成為依蘭縣農產品產業的行業標桿,引領著區域農產品行業的發展方向。
調研過程中,針對企業反映的食用菌產品標準化不統一、線上銷售渠道窄、產業鏈條短等問題,李玉春建議企業要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推進數字化電商平臺建設,建立一物一碼原產地數字化溯源管理系統,提升AI技術在電商直播領域的場景應用,以創新驅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不斷提高企業數字化發展水平。同時,他表示,中國鄉鎮企業協會數字經濟專業委員會將充分發揮橋梁作用,為企業引入先進技術和社會資源,助力企業在黑木耳渠道拓展及深加工、電商平臺建設等方面提質增效,提升產品附加值,全力推進數字經濟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依蘭縣寒地綠色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于2021年成立,公司創新性地整合各方資源,從生產源頭到銷售終端,構建了一套完整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生產端,公司建設了占地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農產品加工廠,其中,7500平方米的標準化生產車間布局合理,配備堅果、炒貨、農家雜糧、田園干菜、大米、糙米等6條先進的農產品生產流水線,實現了農產品加工的規模化與標準化。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產能自動木耳灌裝機,更是將日產量從3000袋大幅提升至3.5萬袋,木耳灌裝流水線年產量高達1200萬袋,有力推動了有機木耳產品的規模化生產。

在銷售端,公司基于豐富的行業經驗,積極探索創新,成功搭建起一套完善的綠色農產品銷售體系。2021年末,公司成立依蘭縣寒地綠色農產品有限公司哈爾濱分公司,迅速打開了省會市場的銷售渠道。隨后,精心打造“依蘭縣綠色農產品旗艦店”,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模式,匯聚全縣優質農產品,與省內外大型食品超市、扶貧采購平臺、企業勞保部門、院校食堂等眾多商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成功打通了農產品從田間到市場的流通壁壘,引領全縣農產品邁向高品質、高收益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趙周表示,今年初在北京參加由中國鄉鎮企業協會數字經濟專業委員會主辦的“數字鄉村建設領軍人才高級研修班”活動上,聽院士、教授授課和與學員間溝通交流學習,受益匪淺,提升了自己對農業數字化和數字電商的認知水平。返回企業后,認真總結活動心得體會,把所學的知識和經驗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努力推動企業農產品數字化電商發展。李玉春理事長的回訪調研工作充分體現了對企業的高度重視,也為企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公司將繼續秉持創新發展理念,充分利用數字電商平臺把黑土地富產的“名、特、優、奇”產品銷往全國及世界,為推動農業產業數智化發展貢獻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