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625號公告對90個產品予以地理標志產品認定,并實施保護。其中,扎蘭屯黑木耳、岫巖滑子蘑、汪清黑木耳、寧陜香菇等4個食用菌產品上榜。

扎蘭屯黑木耳
內蒙古扎蘭屯市位于呼倫貝爾市南端,林業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氣候溫潤,雨水充沛,適宜多種食用菌生長,特別是柞樹、樺樹等闊葉林分布廣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優質黑木耳種植栽培提供了肥沃土壤。
扎蘭屯市黑木耳產業歷史悠久,早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就是當地招待外賓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被稱為“葷中之素”。源自扎蘭屯的黑木耳,黑中透亮,形狀宛如人耳,耳肉肥厚,質地柔韌,口感爽脆。其富含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鐵及維生素B1、B2等營養元素,具有益氣強身、滋腎養胃、活血、潤滑腸道、化解結石等功效。
岫巖滑子蘑
“岫巖滑子蘑”因其獨特的滑嫩口感和鮮美風味享譽全國,這一特質得益于遼寧岫巖滿族自治縣獨特的生態環境,地處遼東山地,四季分明、水質純凈,加之當地滿族傳統種植技藝的多年傳承,形成了不可復制的品質基因。
目前,岫巖已有20余個鄉鎮(街道)建立起規?;囊曰幽榇淼亩嗥奉愂秤镁a基地,并延伸出深加工產業鏈,產品遠銷國內外市場。同時,滑子蘑產業已被當地列為“富民強縣”支柱產業,市縣鎮(街道)三級政府通過政策扶持、技術升級、品牌打造等舉措推動其全鏈條發展。據初步統計,岫巖全縣滑子蘑年產值突破2億元,帶動萬余名農戶增收,已形成“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融合發展模式。
汪清黑木耳
吉林汪清縣位于長白山東麓,是中國著名的木耳之鄉。不僅有優良的水質、適宜的晝夜溫差,還有高達90%的森林覆蓋率。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使汪清黑木耳生長周期更長,子實更加飽滿,肉厚色黑、耳瓣舒展,質量更好,微量元素含量更高,更加綠色健康。目前,汪清縣黑木耳年栽培總量基本穩定在6.5億袋,產量達3.5萬噸,實現產值34億元。
寧陜香菇
陜西省寧陜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垂直海拔高度差距大,小氣候多樣性,適宜種植香菇。寧陜縣種植香菇起源于1960年。寧陜香菇外觀成圓形或橢圓形,肉厚實,菇形好,表面菱色、淺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鱗片,而邊緣往往鱗片色淺至污白色,有毛狀物或絮狀物,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細密,菌褶白色,密、彎生、不等長。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常彎曲,長3-8cm,粗0.5-1.5cm,菌環以下有纖毛狀鱗片,內實,纖維質,菌環易消失,白色。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是產自特定地域,其品質與聲譽根植于自然與人文稟賦的“地域瑰寶”。打造地理標志產品既是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體現,也是培育特色生產力的關鍵舉措,更是推動地方特色產品走向市場化、產業化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