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曲陽橋鄉高平村祥瑞食用菌合作社的香菇大棚里,一排排菌棒排列得整整齊齊,菌棒上大大小小棕色的香菇,圓圓的帽兒上頂著絨絨的白紗,賞心悅目,產量喜人。幾位合作社的工作人員穿梭其間忙著采收香菇,臉上洋溢的笑容里充滿著豐收的喜悅。
合作社負責人張瑞平介紹,由于日光溫室保溫效果好,現在長出的香菇品質很好且產量高;今年市場行情不錯,品質好的新鮮香菇頗受人們青睞,在超市可賣到8元/斤,供不應求。
談到自己的食用菌事業,張瑞平介紹。早在2000年,他就針對當地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引進香菇種植項目。2000年,他建起大棚種植香菇。但是創業起初都是艱難的,剛開始是在個人責任田里拍土棚,由于沒有資金,棚架都是用竹竿搭起來的,塑料棚膜上蓋的是草簾,每天靠人工卷放,非常不方便,使用壽命也只有三年,費工費力成本又高。直到2014年,合作社上報的香菇種植基地擴建項目被上級農發辦批準立項后,爭取財政資金101萬元,合作社自籌100萬元。利用這些資金,新建了12座高標準日光溫室,以及接種室、發菌室,購置了自動卷被機、制棒機、拌料機、滅菌鍋爐、粉碎機、微噴等配套設備,打了井,硬化了水泥路面,綠化了環境,才建成了他夢寐以求的現代化食用菌種植園區。
據悉,去年合作社再次爭取農業開發立項,園區二期黃秋葵種植項目又被上級農發辦批準為2017年產業化財政補助項目。二期項目總投資266萬元,爭取財政資金112萬元,合作社成員自籌154萬元,規劃建設日光溫室12棟,硬化園區道路414米,修排水渠423米,購置卷簾機、大棚空調、微噴等設備。今年該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黃秋葵5萬公斤,年增收60余萬元,園區將實現新的跨越,使合作社的效益和市場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從而探索出一條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