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ushroommarket.net/file/upload/202109/06/09-15-33-35-283825.jpg)
9月5日,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科技服務團隊首席、省級科技特派員、高級工程師盧政輝前往建甌市東游鎮盛前村俊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科學指導菇農利用新型原料發展食用菌。
農民要致富,黨員要引路。近年來,建甌市東游鎮因地制宜,探索建立“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扶貧模式,以黨支部為主導,貧困戶至少加入一家合作社,合作社統一開發利用貧困戶現有資源和上級扶貧政策,努力實現貧困戶“聚在合作社、富在產業鏈”。
在此背景下,2015年,一直從事食用菌生產加工的盛前村原黨支部書記葉恭貴創辦俊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黑木耳、香菇、黃金菇等食用菌的栽培、加工及銷售,促進當地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加快脫貧攻堅奔小康步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讓村里貧困戶擁有良好的收成,葉恭貴義務當起現場技術指導員,起早貪黑前往各家各戶觀察食用菌種植的情況,手把手傳授食用菌種植技術,提供全程技術跟蹤指導,隨時解決各類技術難題。對于貧困戶種植出的食用菌產品,合作社與他們簽訂保護價回收合同。
據了解,每袋食用菌產值6元以上,扣除成本后,每袋還能賺2-3元左右。每戶貧困戶種植食用菌1-2萬袋,1-2年內就能實現脫貧。
目前,俊豐食用菌合作社已投資550多萬元,建成35畝規范綜合廠房、養菌大棚,并引進先進生產菌棒設備,年生產加工食用菌330萬袋以上。在村黨支部的引領示范下,合作社現已發展社員80戶,先后帶動17戶貧困戶47人發展黑木耳、姬菇、黃金菇等食用菌,實現當年種植、當年脫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