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我國食用菌領域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優秀教育和科技工作者。
年近八旬,李玉院士每天仍在辦公室里工作到晚間,但這種忙碌,與李玉幾十年如一日獻身“三農”、以科技助力農民增收的長期付出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艱苦歲月礪初心
1967年,從小在城市長大、畢業于山東農學院的李玉被分配到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地區工作,一干就是11年。這里常年干旱,風沙漫天,八百里瀚海滿目荒涼。鄉下交通條件較差,搞農業科研就要與農民奮戰在一起,按要求,農業科技人員要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可李玉當時工作的村莊還很窮。考慮到農民的困難,干了一天活的李玉常常要一步一滑地餓著肚子回公社食堂吃飯。農村的貧困,那時就在他心底打下了深深烙印。
即便條件如此艱苦,李玉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專業所長。他把很多品種拿到生產隊和山里的試驗站去試種,就連過春節也不回家,和知青、農民一起過大年交朋友,一心要改變這里的貧窮落后面貌。通過試驗、示范、推廣,他把過去的大壟旱作變為畦田平播密植,以增加植株的灌溉量,提高糧食產量。
1978年,李玉考取吉林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碩士研究生,從奮戰了11年的田間地頭又重返校園。當他告別這片土地時,他知道,自己美好的青春時光是與這片土地、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連在一起的。正是在這里,他堅定了初心,那就是為黨為國為人民服務,真心愛農業,真正做到扎根土地,以自己所學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研發讓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科技成果,通過科學技術讓農民早日富裕起來。
讀研究生期間,李玉師從著名菌物學家周宗璜教授,這決定了后來他一生的專業方向。當時,中國菌物學研究幾乎還是一窮二白,他跟著導師從無到有,潛心實驗,鉆研文獻,留校后又帶領學生跑遍全國,調查菌物分布,收集標本開展各項基礎研究,建成了國內領先的菌類種質資源庫,其中僅黏菌就報道了400余種,占世界已知總量的三分之二。發現新記錄菌種148個,命名36個黏菌新品種,成為第一個命名新品種的中國人。經多年努力,他和團隊終于成功創立了體系完備的菌物科學與食用菌工程專業,完成了導師“把菌物研究繼續進行下去”的遺愿,并于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矢志不渝戰貧困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李玉就與扶貧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們有叫我蘑菇院士的,有叫木耳院士的,其實我們做的當然不只有木耳,但木耳確實做得最早。”李玉說。
地處長白山余脈的吉林省蛟河市黃松甸鎮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短,不適合玉米生長,卻是黑木耳種植的“溫床”。一個偶然機會,李玉與當地建立起大學帶動產業、科學家扶持栽培戶的合作。此后一有時間,他和團隊就同這里的農民摸爬滾打在一起,把功課做到農民炕頭上,面對面教學、手把手指導,培育新品種,采用全日光間歇迷霧技術栽培黑木耳,推廣微孔出耳技術……歷盡艱辛,讓餐桌上的“一盤菜”,成為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30多年過去,如今的黃松甸鎮已成為中國黑木耳之鄉和示范產業重鎮,建成“中國黃松甸食用菌大市場”,年交易額達27億元。當地農民親切地稱李玉是幫自己在蘑菇地里“撿鋼镚兒”的“財神爺”。
2005年,李玉又提出沿102國道,在吉林、蛟河等地建設百公里蘑菇長廊,得到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在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吉林食用菌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黑木耳、香菇、平菇、滑子蘑等傳統品種穩步發展,靈芝、銀耳、桑黃、大球蓋菇等珍稀品種發展加快,由李玉和他的團隊幫助建立的磐石取柴河滑子蘑基地、白山大山合香菇基地、德惠米沙子金針菇基地、和龍八家子桑黃基地等等在助力當地群眾增收致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2年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李玉更是滿腔熱忱地投身于科技扶貧,敏銳地提出食用菌產業助力扶貧的重要性,首倡并力推“南菇北移”“北耳南擴”“木腐食用菌草腐化栽培”等食用菌產業扶貧戰略,探索出以“科技專家+示范基地+農業技術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農戶”的“五位一體”食用菌科技扶貧模式,著力打通科技扶貧的“最后一公里”,助力食用菌產業在全國遍地開花。
多年來,他不顧年事已高,每年有280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貴州、云南、陜西等地傳授種植技術,走進全國40多個深度貧困縣(市)戰貧斗困,率隊研發食用菌創新成果300余項,培育適宜貧困地區應用的食用菌新品種45個,直接推廣應用60多億袋。在全國建立31個食用菌技術推廣基地,扶持食用菌龍頭企業22家,直接幫扶800余個村、3.5萬余名貧困群眾實現脫貧。
多年來,他埋頭選育宜栽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不計任何回報。被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陜西柞水的“小木耳,大產業”,就有他的貢獻。他不僅傾囊傳授技術,還無償提供部分菌種,為柞水菌農節省了幾十萬元購買菌種的成本。慶元縣是浙江的相對落后縣,該縣十分重視發展食用菌產業,2010年與李玉院士簽約建立“院士企業工作站”,但李玉院士卻將該縣累計發放的獎勵480萬元悉數無償捐出,用于設立“李玉院士科技獎金”,以獎勵為食用菌發展作出貢獻的科技人員。
今年2月25日,李玉院士獲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在人民大會堂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沉甸甸、光燦燦的獎牌。從北京回來后,不少親朋好友問起總書記頒獎時與李玉的特別交流,分享他的自豪與幸福。“當時總書記就說食用菌是個大工程,一定要把它做好。我就覺得我的使命很光榮,我必須為這個大工程貢獻最大的力量。”李玉質樸而堅定地說。
老驥伏櫪為振興
從青絲到白發,李玉為之奮斗的中國食用菌產業實現了驚人成就:產量從1978年5.7萬噸發展到2019年4000萬噸,40年間增長了700倍,這樣的增長速度在全世界絕無僅有,但李玉并不滿足。
“中國食用菌研究在世界領先,產業規模也位列世界第一,但夠大不夠強,目前還有不少品種需從國外引進。比如,金針菇菌種是日韓的,雙孢菇菌種是歐美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還需要豐富。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把這個大工程繼續做大做強。我相信,在鄉村振興中,食用菌產業必定能發揮更大作用,讓老百姓獲得更多收益。”李玉說。
按照李玉的理解,總書記說的“小木耳,大產業”不僅僅是點贊,更是重要指示要求;既是中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宣言書,還是里程碑,更是進軍號。新征程,新起點,每個人都有一個強國夢。李玉的強國夢,便是“食用菌強國夢”。
為實現“食用菌強國夢”,他創造性地總結出食用菌產業的“五個不爭”——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行業爭資源。他甚至提出“如果所有作物都不產糧食了,利用雜草、秸稈照樣可以種蘑菇,維持人的生命”的觀點。語雖驚人,但李玉堅信并力行。
目前,擔任吉林省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總團長的李玉,對于如何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出許多設想,更不斷付諸行動。“只要條件允許就到處跑,今年去的比較多的是貴州、安徽,吉林省內最近去得比較多的是磐石。”他說。
原來,磐石市在李玉科研團隊的支持下,創新采用“菌袋化”的栽培技術,建成國內單體最大的靈芝種植基地。該基地通過與吉林農業大學共建“桑黃科技研發中心”,還將建成全國最大的桑黃種植產業園區,并形成直通藥品生產企業的產業鏈。李玉還打算在此地建立種質資源譜,加強研發,優化育種,實現夏天收桑果取桑葉,冬天用桑枝做桑黃,一年四季發揮最大產能——這是他心中的一件大事。
此外,李玉心中的當務之急還有三件事。一是強化食用菌產業促進農民增收,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二是建立從種到收到深加工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為地方創造更多稅收,為菌農帶來更多收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健康食品;三是實現康養產業和食用菌產業的有機結合,在這方面抓緊探索。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時提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要堅持“四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的廣度和深度進軍。對此,李玉深有感受,尤其第四個“面向”,更是他多年來積極倡導的。他提倡“多吃蘑菇少吃肉”——在他看來,生命健康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便是吃得健康,而食用菌就是生命的重要原動力。
把蘑菇情結深植生命中的修養,
為蘑菇事業奉獻終身的自覺,
在菌類天地間馳騁的自由,
讓菇農致富奔小康的善良。
這4句話,曾是李玉寫給學生們的寄語。同時也被刻在他辦公桌旁的石頭上,成為他自己矢志不渝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