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走進湖北省隨縣洪山鎮寺山居委會的新職農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只見一排排覆蓋著淡藍色薄膜的智能化香菇大棚整齊排列,在陽光照射下顯得格外亮眼。
菇棚內,菇農正在操作一臺機器為袋料香菇進行注水。面對鏡頭,操作機器的王師傅面露笑意:“這叫真空負壓補水機,別看它樣子不大,作用可不小!”
原來,注水機相比較傳統的注水針注水,不僅完美解決了注水不均勻、菌棒易斷等特點,還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出菇品質。原本熟練工一人一天(12小時)只能注水4000棒,有了注水機后,一小時就能注水1000余棒。
記者注意到,菇棚上方,一塊電子屏正跳轉顯示著菇棚里的即時溫度、濕度等相關數據。“之前種植香菇需要大量人工管理菇棚,智能化菇棚建成后,只需一部手機就能完成菇棚的日常管理工作,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負責人張兵告訴記者,大棚采用智能化監控儀器,自動監測大棚內的二氧化碳含量、溫度和濕度等數據,通過設置二氧化碳、溫濕度的上下限、循環風的啟動周期,起到“控光、控濕、控氣、控溫”等作用,實現手機端對菇棚環境的集中管理和控制。傳統的香菇栽培每年只能出一季菇,如今有了智能化大棚,每年能產出三到四季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