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短視頻平臺上都出現了一些博主的食用菌甲醛測評類視頻,引起了廣泛關注。對于這類測評,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專家作出回應。
♦
甲醛檢測試劑盒可以用于農產品中甲醛測定嗎?
食用菌專家表示:根本不適用!甲醛檢測試劑盒是專門用來檢測室內、家具等特定空間內甲醛的半定量檢測產品,其原理是空氣中的甲醛與酚試劑反應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價鐵離子氧化成藍綠色化合物,根據生成化合物顏色的深淺來比色定量。但是它需要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使用,環境條件不滿足,檢測結果就會產生偏差,同時,這種半定量檢測手段容易受到環境中其他因素的干擾,出現指標偏高或假陽性的現象。如果檢測環境中有乙醛、丙醛、二氧化硫等其他揮發性物質也會導致檢測指標明顯高于其甲醛含量的真實值。
科研人員同樣使用視頻中所用室內甲醛試劑盒,按博主所述方法檢測了市場中采購的新鮮白玉菇、蟹味菇、舞茸菇、生菜。為了驗證揮發性的物質是不是都會顯色出現假陽性,還找來具有揮發性的無水乙醇看看是不是也會顯色,當然為了體現實驗的科學性,科研人員也同時做了空白實驗。
檢測結果顯示,白玉菇的顯色結果比空白值還低;不含有任何甲醛的無水乙醇也顯示甲醛超標。可見,甲醛檢測試劑盒是完全不能用來檢測農產品甲醛含量的。因此,短視頻中的測試方法是不科學的。
♦
測定食用菌中的甲醛不能用甲醛檢測試劑盒,那用什么方法測呢?
食用菌專家表示:可用行業標準《NY/T 1283-2007香菇中甲醛含量的測定》,檢測范圍雖然是香菇,但是其方法原理和前處理步驟適合各類食用菌中甲醛的測定,同時因為該方法的檢出限只有0.1mg/kg,可以測定出食用菌中微量的甲醛。
科研人員參照行標的方法采用乙酰丙酮檢測法再次檢測了白玉菇、蟹味菇、舞茸菇、生菜,行標檢測結果與甲醛檢測試劑盒的檢測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并且甲醛檢測試劑盒的檢測單位為mg/m3為空氣中甲醛濃度,行標方法檢測單位為mg/kg,是檢測物體內的甲醛含量。
♦食用菌真的有甲醛嗎?食用菌專家表示:存在,但微量。
不可否認,一些農產品中是有甲醛的,但是不要害怕,這些甲醛并不是人為添加或環境污染所致,而是其在生長、采后保鮮或干燥過程中自然代謝產生的。在生物體內,甲醛作為一種生長代謝的中間體是廣泛存在的,食用菌、蔬菜、水果、肉制品、乳制品、水產品甚至人體體內都會產生甲醛。WHO、法國食品衛生安全署(AFSSA)、英國食品標準署(FSA)等多個國際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也表明,大部分食用農產品中均含有天然代謝產生的微量甲醛,比如:蘋果中甲醛含量是6.3-22.3mg/kg、花椰菜是26.9 mg/kg、葡萄是22.4 mg/kg、梨是38.7-60 mg/kg、豬肉是5.8-20 mg/kg、禽肉是2.5-5.7 mg/kg、速溶咖啡是10-16 mg/kg。但目前國際上對食品和農產品中天然存在的甲醛含量尚未有限量標準的要求。
♦食用菌中含有的甲醛,人體吃了有沒有危害?
國內研究人員對各個不同品種的食用菌中甲醛含量做了大量分析測定工作,從多種食用菌品種的檢測結果來看,其體內甲醛含量都是極其微量的,可忽略不計。法國食品安全局(AFSSA)曾組織專家對香菇中甲醛進行了風險評估,經過評估認為鮮香菇中甲醛含量不超過63mg/kg,對消費者來說是安全的。
謠言止于智者,含有微量甲醛的食用菌安全,可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