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田縣翠屏湖畔60多處銀耳培植基地、1066座高山菇棚,是福建古田康億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手菇農搭建的。康億達董事長陳清華介紹,多年來,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與康億達“科企聯手”,采用病蟲害物理防控技術,有效保障銀耳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基質營養優化,篩選出適宜銀耳生長的栽培配方,研究預熟化銀耳耐熱菌芽孢殺滅技術等。
在此基礎上,康億達推行“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等聯農帶農發展模式,直接帶動300多人走上致富路,促進銀耳產業向綠色可持續方向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
全程綠色栽培的挑戰
福建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林衍銓在食用菌領域深耕30余年,帶領團隊在靈芝、繡球菌等菌種研究領域成績斐然。但他和銀耳結下了深厚緣分。
林衍銓介紹,銀耳是真菌伴生菌的代表之一,自然條件下,必須與香灰菌伴生。這意味著,銀耳比其他食用菌種植難度更大。另一方面,傳統觀念也制約著銀耳產業往高端發展。
陳清華對此感觸頗深。2017年,陳清華創立“金燕耳”品牌,在古田縣翠屏湖畔海拔600-1300米的群山中設立銀耳核心產區。但他馬上就意識到發展銀耳產業重重困難。
產業鏈分散,是陳清華發現的第一個問題。此外,銀耳品質不穩定,要么有病蟲害,要么質量不佳,種植戶的技術也參差不齊。品質不穩定,意味著產品不安全,自然跟高端市場無緣。這也是2020年陳清華找到林衍銓尋求良策的主要原因。
林衍銓指出,必須走全新的高品質銀耳發展道路。首先需要摸清楚哪些蟲子喜歡銀耳,從根源上找準“對手”,方能有的放矢,拿出不施農藥又能防蟲的對策。
說干就干,陳清華第一個找的人,就是菇農羅麗娟。當陳清華說“今年的銀耳不需要打藥”時,羅麗娟覺得是天方夜譚。但“綠色+有機”模式種植銀耳,決不能扯上農藥。“所有損失我們來賠”,陳清華的承諾讓羅麗娟決定一試。而后,更多菇農加入到試驗中。
“科企農”的共建共贏
2021年7月,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與康億達共建的“康億達銀耳產業研究院”掛牌成立。這是全國首家“科企合作”的銀耳產業研究院。
林衍銓團隊往返于田間與實驗室,廣泛搜集古田縣目前所使用的銀耳生產菌種,用不同的配方將不同菌種放在實驗室中培植,查看長勢情況。在第27份材料中,團隊初步發現了適合在古田生長的優質菌種。
與此同時,在羅麗娟等菇農的大棚里,蠶食銀耳的蟲子與日俱增。半年后,林衍銓團隊找到了防蟲新辦法——給菇棚蓋上不影響通風的紗帳,指導羅麗娟等菇農高頻巡視,上手捉住“漏網之魚”,終于止住蟲災。
在這場試驗中,人工成本、生產成本水漲船高。因為取消打藥,菇農收成不到以前的一半。這些都需要陳清華買單,綜合算下來,公司虧損達3000多萬元。陳清華頂住壓力,沒有退縮。
經過兩年多的艱辛探索,科學家、企業家、菇農的配合越發默契了。
根據銀耳生長習性,林衍銓團隊選擇在不同海拔高度使用多種創新辦法栽培銀耳。如,冬春季在中低海拔區種植,夏秋季節在高中海拔區種植;培養基加入茶油籽殼、茯苓、蓮子粉、桑葚枝等多種配料,同傳統方法比,種出來的銀耳口感更軟糯綿滑,營養價值更高;采用病蟲害物理防控技術,有效保障銀耳產品質量安全等。
從選種育種到培養基的研制,從菇棚的搭建到種植管理……陳清華采取“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抱團發展模式,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標準,并逐步完成銀耳行業首家全產業鏈布局,形成古田產業平臺與深圳市場平臺“雙總部驅動模式”,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在此帶動下,羅麗娟等菇農的種植技術更加科學,收入也更穩定。粗略統計,羅麗娟的菇棚里4萬株銀耳,全程不打農藥,蟲害率不到5‰。“以前追求產量,現在更追求品質。跟以前比,不僅風險更小了,價格還變高了。”據了解,3年前古田的鮮銀耳價格在每公斤32元左右,如今已上漲至46元左右。
陳清華介紹,去年公司培植高山生態有機銀耳1000多萬棒,年產高山生態有機銀耳3000多噸。合作菇農平均每戶年收入15萬-20萬元,平均年增收6萬-8萬元。(來源: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