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銀耳入糧專題研討會,引起廣泛關注,“銀耳入糧”的提法,大家各有不同理解。筆者認為:
銀耳入糧,折射出我國糧食和食物安全的大變遷。吃飽肚子曾是我們祖先數千年的夢想,不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至今對饑餓的折磨刻骨銘心,對“以糧為綱”的口號記憶猶新,很多人印象中“糧食=主糧=口糧”。改革開放解決了國人溫飽問題,城鄉居民的膳食營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的:“吃飯,不僅僅是消費糧食,肉蛋奶、果菜魚、菌菇筍……樣樣都是美食。”曾牢牢占據主食地位的口糧消費正持續減少、而肉蛋奶果菜菇等曾經的副食消費已遠超主食。順應國人食物消費結構變化,大糧食觀、大食物觀應運而生。我國銀耳主產區福建古田提出“銀耳入糧”,其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銀耳入主食,豐富“糧食”成分,發揮小銀耳在貫徹落實大糧食觀、大食物觀中的作用。因此,筆者贊同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譚琦的觀點:“古田率先提出銀耳入糧這一議題,積極響應了大食物觀的號召,對銀耳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銀耳入糧,折射出居民膳食營養結構的大提升。銀耳在傳統糧食觀念中,并不直接等同于主食,可能也不是首選的代糧食物。但在實施健康中國大背景下,銀耳作為傳統食藥同源佳品,因其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種微量元素,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在減少主糧消費、提高國民營養水平、增強身體免疫力方面,發揮了作用。主打“縣域工廠化銀耳生產模式”的福建古田,已擁有集銀耳菌種培育、工廠化種植、產品精深加工、銀耳文化推廣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基地,共有10大系列,120多種食用菌產品,遠銷海外市場。銀耳入糧,呈現出銀耳入家庭食材、入營養膳食、入預制菜、入保健品、入快消品、入藥品等多種形態,不僅為保障國家糧食和食品安全做出貢獻,更為逐步形成“一葷一素一菇”營養膳食結構、服務國人美好健康生活做出貢獻,并助力中華美食、中醫藥走向世界。
▲古田銀耳宴部分菜肴
銀耳入糧,折射出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大愿景。我國食用菌產業經過40多年的高速度發展,面臨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銀耳產業從品種、種植、加工、銷售環節和數字化賦能、產業融合、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亟需通過制度政策科技創新提質增效,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推動農村經濟的繁榮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銀耳等食用菌主產區,普遍存在“地(土地)、錢(資金)、人(人才)、市(市場)”等發展瓶頸。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保障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安全的政策背景下,提出“銀耳入糧”,有助于推動社會各界關注和認知小銀耳大糧食、大食物、大產業的屬性和定位,有助于各級政府提高政治自覺、工作自覺,因地制宜破解銀耳產業發展的堵點和難點,吸引更多社會資源投入銀耳產業,延伸和拓展銀耳的產業鏈、價值鏈、資金鏈、人才鏈,促進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銀耳入糧”的提法很新穎,細細究之,應與這兩年人們已經接受的“推菌向食”的提法一脈相承。“銀耳入糧”最早由福建古田提出。據報道,古田2021年即開展“銀耳入糧”專題調研,2022年、2023年連續向全國兩會提交議案。當然,“銀耳入糧”進一步放大區域并深入人心,需要經歷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對“銀耳入糧”的爭議應以平常心看待。筆者以為,食用菌主產區可大力推動當地主產食藥用菌產品入主食,以便于被普通百姓接受;另一方面,加強菌物入主糧、入主食的科普宣傳和政策引導,從而為食藥用菌及產業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不斷提高公眾的認知度,擴大食藥用菌的朋友圈、消費圈。
▲銀耳、金耳、木耳等食用菌菜肴入餐桌
“銀耳入糧”的爭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審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食物供給多元化的獨特視角。從各自地域、各自崗位、個人認知角度去理解一個事物,只要有利于食用菌產業發展,都值得為之鼓掌。相信,未來隨著科技進步和政策完善,銀耳等食用菌將在構建一個更加多元化、健康、可持續的食物供給體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促進人民健康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來源:安徽省食用菌行業協會辦公室,作者:倪靜 胡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