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福建漳州市薌城區天寶鎮田寮村橫跨村口的高速公路高架橋下,一間間類似集裝箱的房子整齊排列,這便是“移動智慧菇房”,菇農何國文正和幾名工人采摘一簇簇鮮嫩的秀珍菇。
天寶鎮作為食用菌主產區之一,此前以生產杏鮑菇為主。近年來,杏鮑菇市場價格陷入低谷,于是,當地食用菌企業與菇農在漳州市農業技術專家的指導下,不斷研發新品種,改進生產技術,移動智慧菇房便是其中一項成果。
菇房每間24平方米,采用智慧控溫、控濕、控光、控氣系統,菇農可以通過移動智慧菇房外的顯示屏及溫濕度感應器進行監控與操作,產量較傳統菇房大幅增長。
薌城區組織田寮、過塘等7個村跨村聯建,積極向上爭取政策資金,統一規劃設置移動智慧菇房,并以每個菇房每年6000元的租金,租給專業的食用菌企業云佳安公司。
“傳統的食用菌種植多在簡易的草棚和大棚里進行,讓蘑菇按季節規律自然生長。這種生產方式不僅產量受限,抗市場風險能力也較弱。”云佳安食用菌企業總經理洪海碧介紹,公司統一租下移動智慧菇房后,免費提供給菇農使用,以訂單形式向菇農提供生理成熟的菌包,免費提供技術培訓與全程服務。收成后,公司以每斤6元的保底價統一回購,“當然,如果市場價高于回購價,菇農也可自行出售”。
近年來,天寶鎮食用菌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日產杏鮑菇24萬袋、秀珍菇8萬袋,占全市同行業產能的20%以上,年產值4.6億元。(來源: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