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鄖西縣智慧綠谷食用菌菌棒生產基地,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在生產線上作業。
據鄖西智慧綠谷生產負責人吳訓國介紹,過去只能在春季和秋季生產菌棒,70余名工人一年只能生產300萬棒。現在,他們利用自動化接種設備和恒溫養菌室,僅需6名工人便能操控4套全自動生產線,日產菌棒達9.6萬棒。
該基地種植大棚采取“三網兩膜”設計,即兩層天網加一層外頂網,確保棚內“冬暖夏涼”。鋼制外圍網作為大棚的“堅強后盾”,有效防風保濕的同時,還能防止病蟲害侵入。隨著種植方式的智能化,食用菌生產效益明顯提高,種植成本及管理成本比一般大棚種植低90%,平均一畝地產值是傳統栽培的5倍以上。
鄖西縣位于南北氣候分界線的秦巴山區腹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其成為食用菌栽培的“天然溫室”。近年來,該縣通過集約化經營、數智化生產、綠色化發展,已在18個鄉鎮(場、區)183個村建成14841個種植大棚和10個制棒基地,形成多村連片的發展格局。
為支撐食用菌產業發展,鄖西縣加強科技賦能,加快菌種培育,建立鄂西北食用菌種研發中心,配套建設國內先進的標準化實驗室、接種室、恒溫培養室、菌種生產車間,開展食用菌菌種改良、育種、栽培技術研究,培育“鄖西1、2、3號”菌種,引進香菇、羊肚菌等優良品種6個。(來源:十堰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