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遼寧桓仁滿族自治縣桓仁鎮大甸子村村民依托當地優異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培育林下木耳,在取得良好效果后,又嘗試種植其他種類菌菇。如今,已形成“百菌齊放”的喜人局面。
“種木耳和猴頭菇一點兒不沖突。7000袋猴頭菇一茬最低能產2500斤以上,正常情況下,1個菌包可產1斤猴頭菇,新鮮猴頭菇每斤能賣到15元……” 談起猴頭菇,該村猴頭菇產業帶頭人肖長浩總是如數家珍。
13年前,肖長浩一家開始種植林下木耳,令他們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2008年,當他得知猴頭菇是一種產量高、種法簡單、價格高的菌菇后,便開始嘗試培育猴頭菇。猴頭菇素有“山珍猴頭”之美譽,其肉質細嫩、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同時也成了當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村民們把木耳菌袋放在天然林中,任其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還模仿猴頭菇的純天然生長方式,把猴頭菇吊在自家的涼棚里,使林下木耳、猴頭菇的個頭兒變得更大,口感更好。與此同時,村兩委積極引導菌菇種植戶研制菌種,降低生產成本。組織菌菇種植戶“走出去”,前往丹東、沈陽等地參加農博會、展銷會,推介本村林下木耳和猴頭菇。
該村還注重打好“品牌戰”和“網絡戰”。2015年,該村的林下木耳成為全縣“一村一品”產品,而村里的食用菌產業借助木耳名聲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他們嘗試將采收后的林下木耳、猴頭菇進行烘干存放,經過包裝后出售,增加產品附加值。他們還在網絡購物平臺上開辦網店,使林下木耳、猴頭菇先后通過淘寶、微商,為產業增效。
2015年以來,肖長浩的兒子肖永亮等一大批年輕人紛紛放棄外出打工,紛紛返回村里和長輩們一起培育菌菇。“以前,俺們就光靠種地、打工維持生活。今年,俺家不光多種了林下木耳,還試著種猴頭菇,多賣不少錢,這可比種地和打工更有前途。”臧明夫婦自豪地說。今年,1.6萬袋林下木耳和500袋猴頭菇讓他家凈賺7萬多元。
據統計,截至目前,該村林下木耳和猴頭菇等菌菇種植戶已達到70余戶,年度總產值達到750多萬元,占全村農業總產值的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