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庭,1930年9月30日生于山西省崞縣(今原平)上莊鄉溝里村,澳大利亞籍華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生物學系主任和理學院院長,曾兼任國際熱帶地區菇類學會主席,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香港微生物資源中心主任、聯合國工業發展署國際蕈菌生物技術服務中心主任。他是世界公認的研究蕈菌權威專家。
少年時代,張樹庭跟隨舅舅到西安等地念書,1949年考入臺灣大學。張樹庭的研究課題主要是真菌學及其遺傳學,獨辟蹊徑,碩果超群。除發表近百篇學術論文外,還出版了不少專著,其中包括1972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蕈菌及其形態、細胞遺傳、營養及栽培》,1975年由世界圖書公司出版的《草菇》,1978年由美國學術出版社出版的《食用菌的生物特性及其栽培法》,1984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熱帶菇類的生物特性及其栽培法》等等,都是深得學術界贊許的權威力作。
張樹庭于1962年研究草菇,開始他在香港中文大學附近的沙田、馬料水一帶的田間地頭撿稻草栽種草菇,但后來稻田漸漸消失,能采集的原料越來越少。到了1969年,他突破傳統方法,領導香港中文大學食物蛋白質生產研究中心,開始采用廢棉、茶渣等垃圾栽培和生產草菇,經多次試驗,終獲成功。在人口密集的工業化城市香港,廢棉、茶渣之類的廢料很多,為清理這些廢料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利用廢棉、茶渣生產草菇,既減輕了環境污染,又為居民提供了高蛋白食品,真是一舉兩得。張樹庭說:“草菇會自己分解棉花廢渣的纖維素,轉化成糖分,然后自己吸收,便能生長,再加上它不用光合作用也能生長,不會排出二氧化碳污染環境,絕對算得上是‘環保食物’。社會各界對此大加贊賞”。
中國是最早培植和食用菇類的國家之一。200多年前,中國南方廣泛栽培和食用草菇,草菇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后來,草菇傳播到東南亞各國。在栽培和食用香菇方面,日本并不比中國早,然而由于他們有較多的研究和宣傳,于是一些學術著作就把香菇稱為“日本菇”。
作為炎黃子孫,張樹庭第一次看到“日本菇”這個名詞時,著急得坐不住了:“香菇已經成了‘日本菇’了。草菇是我們中國人首先培植和食用的,如果不認真去研究,或許有一天,也會像香菇一樣被外國人拿了去。”
張樹庭暗下決心:一定要為草菇正名。經過反復實踐和大量考證,他在草菇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他撰寫了一篇觀點鮮明、材料翔實的論文,投給權威雜志《波士頓經濟植物學》(美國),旗幟鮮明地提出:應將草菇改為“中國菇” 。論文發表后,張樹庭的主張得到了國際公認。
張樹庭懷著強烈的民族感情,以自己出色的研究成果,發展了中國馴化和食用草菇的經驗,填補了世界研究草菇的空白。
浙江省是張樹庭頻頻光顧,傾注心血最多的省份之一。他多次在浙江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省農科院、杭州市農科院等院校,舉辦蕈菌學及食用菌產業講座,推動食用菌的發展。獲得“香菇之源”榮譽的慶元縣菇農,更是念念不忘張樹庭為探明香菇源頭所付出的努力。沒有他的崇高聲望和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沒有全體富有正義感的專家學者的辛勤努力,香菇可能還一直被人稱為“日本菇”。國際食用菌學術界歷來存在的日本與中國的“香菇發源地之爭”,如今終于一錘定音。
對于家鄉山西,張樹庭是有點“偏愛”。自1980年首次來山西進行學術交流,以后他多次訪晉,分別在太原、大同、原平等地參觀指導,舉辦學術報告會、食用菌培訓班、贈送優良品種及學術資料。他擔任山西大學生物系名譽教授和山西省生物研究所的技術顧問,經?;毓枢l講學、輔導。他為山西引進的鳳尾菇,因其效益高而得以在25個省市推廣。他贈送的雙孢菇優良菌種,在太原、榆次、汾陽等地大面積栽培后,連年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現已廣泛推廣、全面開花。
祖國對于海外赤子的厚愛是難以用金錢來計算的。早在1990年10月,中國輕工業部就授予他“國際合作獎”; 2008年,浙江省政府授予他“西湖友誼獎”; 200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國務院授予他“國家友誼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