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海北州剛察縣自然資源和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關于在剛察縣境內禁止開展人工冬蟲夏草種植活動的通告》,通告稱人工繁育品冬蟲夏草已進入青海省冬蟲夏草交易市場,該人工蟲草繁育品以小金蝠蛾(THITARODES XIAOJINENSIS)為寄主昆蟲。小金蝠蛾這一寄主昆蟲在青海省無野外原始分布,屬于外來入侵物種。
近期,青海玉樹州玉樹市、海西州、海東市民和縣、海南州興海縣和貴南縣等多地發布類似通告,禁止種植人工繁育品冬蟲夏草。
人工繁育品冬蟲夏草為何成為外來入侵物種?“青海的海北和海西等地將人工繁育冬蟲夏草定性為外來入侵物種,并禁止當地種植,是出于生態安全考慮。”中國人民大學生態環境學院教授、中國中藥協會藥用動物保護與利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孟秀祥介紹,冬蟲夏草其實是蟲菌復合體,由冬蟲夏草菌侵染蝙蝠蛾科昆蟲幼蟲形成。因為歷史上的過度采挖及環境變化等原因,我國的野生冬蟲夏草資源分布范圍縮小、資源蘊藏量下降。為增加冬蟲夏草資源的可持續供給,我國開展了冬蟲夏草的人工培育。作為我國學者2009年發表的新的蝙蝠蛾物種,小金蝠蛾被成功地應用于冬蟲夏草的人工培育。
“若確認在青海并無小金蝠蛾的自然分布,那么它于當地就是外來物種。若貿然于青海開展冬蟲夏草種植,可能導致小金蝠蛾被引進青海,并經逃逸等途徑進入青海自然環境,而因青海存在滿足小金蝠蛾的適宜分布海拔區間及水熱環境等基本生態條件,就可能引發生態入侵,給當地的社會、經濟和生態帶來負面效應。”孟秀祥說。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小金蝠蛾主要分布于小金縣,以及與小金縣接壤的金川縣和丹巴縣。僅從藥用價值來說,該種繁育的冬蟲夏草和青海本土產的并無明顯差異,如果在原產地飼養繁殖冬蟲夏草是沒有問題的。但在青海則需要嚴加看管,避免讓它擴散到野外。
“在不同的地區,冬蟲夏草的寄主是不同的,我國至少有十幾種蝙蝠蛾可以成為冬蟲夏草的寄主,但不建議把該區域沒有的種類從外地引至當地飼養。”趙力補充介紹,如果把不同地區的蝙蝠蛾引入到它原本沒有分布的區域,很可能對該地蝙蝠蛾造成生態擠壓,破壞該地的生態平衡。高海拔地區的生態平衡本來就很脆弱,很容易因為微小變動產生巨大影響。(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