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秸稈搭配食用菌,成為助力農戶增收和促進農業生態循環發展的“好搭檔”。在位于上海奉賢區奉城鎮的上海賢友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水稻生產基地,合作社負責人何宗會介紹,作為奉賢區“稻-菇”生態循環試驗基地,合作社正在種植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育出的利用稻秸稈種植的專用大球蓋菇品種“申球2號”。每年水稻收割完成后,工作人員會把秸稈整齊堆在稻田中,灑水后再放入菌種,秸稈能夠起到保濕和保溫的作用,讓大球蓋菇在露天環境下生長更穩定、更高產。
在另一處田地,工作人員扒開秸稈堆,只見白色的菌絲已抱成一團,“這些大球蓋菇已經開始爆根,最早的一批估計春節前能采收上市”。不僅如此,大球蓋菇降解能力強,能大量消耗水稻秸稈,而且大球蓋菇菌渣含有各類養分,這些秸稈經過消耗將會轉化成有機肥,增強土壤活力,為水稻生產提質增效,形成生態循環的農業模式。
目前合作社擁有水稻種植面積約500畝,幾乎全部在水稻收割結束后種上大球蓋菇,這樣一來不僅能有效解決水稻秸稈處置問題,而且實現了資源化利用,可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合作社和電商平臺合作出售菌菇,每斤能賣到8到10元。這些都是種植水稻之外的額外收入。
在合作社的果樹種植基地,種植大球蓋菇同樣成為改良果林土壤和促進生態循環的“好幫手”。修剪下的果樹枝條經過粉碎和發酵之后,混合礱糠直接鋪在林間樹下,再按照同樣的方法放上秸稈再灑水,隨后種植大球蓋菇。清明節前菌菇采摘結束,就可以將它們和菌渣一起直接翻耕進土壤,除了有效增強土壤肥力,還能抑制果樹下雜草的生長,降低后期除草的成本。
據了解,目前奉賢區正積極推廣這一模式,隨著更深入的實踐和探索,這一生態循環種植模式將在農業生產中發揮更大作用。(來源:上海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