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為明,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浙江省食用菌新品種選育專項首席專家、浙江省食用菌創新團隊帶頭人、浙江省食用菌協會常務副會長。
蔡為明長期從事食用菌科研與推廣工作,是浙江省內知名的食用菌專家,也是農民信任的科技特派員。從浙中山區武義到新疆天山腳下,他走出了一條“創新業、育新種、推新法”的新路,讓一根根小菌棒成為萬千農戶增收致富的法寶。
讓種菇由“苦”變“甜”
在浙江武義,種香菇曾是一個出了名的苦差事,用土法制作菌棒,靠的是人工壓實木屑、麩皮等原料,幾千棒壓下來,菇農的手都會麻木腫脹。而完成袋裝后,還要進行高溫滅菌,為了保證滅菌徹底,菇農常常幾天幾夜不合眼,但就算這樣,菌棒的報廢率還是很高。
轉機出現在2008年,彼時,浙江省在個人科技特派員的基礎上開始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以法人和團隊的身份與地方結對,蔡為明以首批團隊科技特派員身份,擔任了省農科院派駐武義縣的食用菌團隊科技特派員首席專家。
“到武義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展調研,武義的食用菌產業現狀是怎么樣的,到底存在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了解了這些,才能對癥下藥。”在摸清了當地食用菌產業的短板后,蔡為明當即做出決定,首先要解決菌棒專業化生產的問題。
經過一系列的協商和努力,蔡為明帶領團隊共同投資入股創辦了武義創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由企業提供資金、技術和服務,通過新建專業化的生產線集中生產菌棒,把統一制好的菌棒直接交給菇農培養出菇,讓菇農種菇既輕松又有保障。“第一條生產線建起來以后,僅用了半天時間,菌棒就訂購一空,這說明我們真正找準了農民的需求點,走對了路子。”蔡為明說。
如今,專業化菌棒生產線在武義縣已經建起了20多條,年產菌棒 3800 多萬棒,技術惠及全縣95%以上的菇農,累計節支增收超億元。在武義,“穿著皮鞋采香菇,開著汽車賣香菇”成為了現實,種菇也由一項農民眼中的“苦差事”變成了“甜美的事業”。
黑木耳變“金木耳”
在中吉邊境的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許多村民院子里的果樹下都交錯排列著一排排三四十厘米高的白色黑木耳菌棒,遠望好似一隊隊敦厚可愛的小哨兵,格外引人注目。而這些黑木耳之所以能在天山腳下扎根,還要緣于2017年省科技廳援疆干部葉祥發的一個電話。
電話里,葉祥發表示阿克蘇地區有很多核桃、蘋果等果樹廢棄枝條,希望蔡為明能利用這些枝條幫助當地發展食用菌產業。“當時,從新疆寄過來幾十斤果樹枝條,核桃、紅棗、梨、蘋果,我們立刻進行粉碎做成培養料,結果發現發菌情況非常不錯,證明這個想法是可行的。”蔡為明回憶道。
當年5月,蔡為明第一次帶領團隊奔赴新疆,在實地考察了當地的生產條件后,蔡為明提議,把黑木耳作為發展當地食用菌產業的主力。“新疆氣候干燥,有充足的水資源,還有食用黑木耳的習慣,更重要的是,黑木耳的種植比較輕簡化,當地村民能很快上手。”蔡為明說。
借助當地一家合作社的場地,蔡為明開始帶領團隊自制滅菌柜、接種箱,創造條件生產,隨后又找來當地核桃加工廠的庫房來做菌棒培養室,專門設計了一套定時自動噴水管理系統。就這樣,“就地取材”的黑木耳產業在阿克蘇扎下了根。
“當年我們制作了近6萬個菌棒,選擇3個貧困戶進行示范栽培,9月份,黑木耳就在新疆長起來了。2018年,菌棒數量達到了56萬,2019年,達到了1000萬。我們的目標是為當地每畝地增加產值1萬元,省援疆指揮部和阿克蘇地委規劃未來發展1萬畝黑木耳,實施科技援疆‘萬畝億元’工程,我們算是打響了科技援疆的一塊牌子。”蔡為明自豪地說道。
“雙百共富”模式帶富農民
調查顯示,在全國的貧困縣中,有七成以上發展了規模不等的食用菌產業。這一產業屬于循環農業,具有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等優勢,非常適合農民盡快實現脫貧致富。而在擔任科技特派員的13年時間里,最讓蔡為明有成就感的,就是“帶著農民一起賺”。
在武義,通過優質香菇工廠化生產技術的創新突破,蔡為明已經帶領團隊建立了由企業負責菌棒生產、農戶負責出菇管理的“1+N”生產經營方式。通過優良的品種以及現代化的種植方式,一畝溫室大棚可以年產一百噸香菇、帶來一百萬元產值,為農民畝均增收15萬元、企業增收5萬元,這樣的模式,被蔡為明稱為“雙百共富”模式。
“現代農業發展起來了,不能把小農戶丟掉,‘雙百共富’模式能有效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當下,浙江正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我們希望能把‘雙百共富’模式推廣到全省乃至全國,真正帶著農民一起富。”蔡為明說。
在蔡為明看來,做好科技特派員工作,一是要找準農民真正的需求點、痛點,二是要有切實可行的技術。當下,他正帶領省農科院園藝所加緊開展育種及相關技術研發攻關工作,希望為農民帶去品質更優、產量更高、效益更好的食用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