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福建古田縣大甲鄉(現為大甲鎮)菇農彭兆旺成功研發室外木屑栽培香菇技術,在全國掀起一股持續至今的香菇生產浪潮。近40年過去了,當香菇成為我國年產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種并助力萬千農戶擺脫貧困時,這位甘做技術扶貧“孺子牛”的食用菌鄉土專家仍在為心愛的事業貢獻余熱。
1948年,彭兆旺出生于大甲鄉大甲村,這里地處偏遠、交通落后、基礎薄弱,群眾長期缺乏增收致富的門路。1965年,彭兆旺的二哥彭兆燧從福建農學院畢業,帶領11戶農戶聯合開展段木栽培銀耳試驗并取得成功。正是有了這次技術啟蒙,才促使彭兆旺投身食用菌栽培的廣闊天地。
段木栽培是一種模擬食用菌在野外自然生長的原始栽培方式。上世紀70年代,大甲村少數菇農在林蔭下以段木栽培香菇,每百斤段木可生產約1.8斤干香菇。不過,段木栽培需要消耗大量木料且產出極低,難以大規模推廣。
1969年前后,彭兆旺發現以木屑為培養基的菌種瓶內會長出香菇,從中獲得啟發。他說:“當時我看到鄉里的鋸木廠將木屑到處丟棄,覺得很可惜,心想不如將木屑回收后,作為培養基來試種香菇。經過比對,我發現用塑料薄膜制袋,裝入培養基,出菇效果最為理想,而且菌棒形態類似段木,也便于擺放、運輸。”
在信息閉塞、資金短缺、設備匱乏的年代,彭兆旺憑著異于常人的毅力和智慧,在一次又一次的試驗中,取得菌棒袋栽香菇技術成果。1981年前后,他率先突破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技術,采用木屑等作為養料,在室內發菌,室外搭蔭棚出菇,滿足香菇生長過程對光照、空氣、溫度等需求,從而使香菇產量大幅提高。食用菌界專家認為,將食用菌的生產場地從室內轉至田間,這種開放式的栽培方式打破了滅菌料栽培需要封閉性生產環境的傳統觀念,是食用菌人工栽培史上的一次飛躍。
“搞技術研發的那幾年過得很苦,鄰居都說我是‘瘋子’,但是我有強烈的信心,堅信這項技術一定能取得突破。”彭兆旺說。
1982年,彭兆旺當起香菇栽培技術指導員,動員6戶同鄉合伙栽培香菇。次年,彭兆旺將技術進一步推廣至本鄉70多戶農民,當年栽培成功率達96%。一朵菇飄香全鄉,引起大甲鄉黨委、政府的重視。1984年,彭兆旺受聘成為大甲鄉食用菌公司總經理,帶領群眾脫貧增收。
“鄉里很重視產業扶貧,鄉政府的辦公室都騰出來做菌種室,農村信用社采取五戶聯保方式提供貸款,公司統一制作菌種并按成本價供應給農戶,我帶頭為農戶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香菇產業很快就在全鄉推廣開了。”彭兆旺說。
自發明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技術以來,彭兆旺的足跡遍及寧德地區乃至省外,每到一處,他都親自授課、下田指導。江西、浙江、河南、河北等地曾多次派員來大甲鄉參觀學習,彭兆旺毫無保留地傳授技術。《習近平在寧德》系列采訪實錄提及,習近平同志在擔任寧德地委書記和福建省委副書記期間,曾兩次專程到彭兆旺的生產基地視察菌菇生產情況,對他開展的食用菌生產科研十分支持,鼓勵他“讓山區農民擺脫貧困,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在香菇產業的帶動下,大甲鄉1986年生產總值和人均純收入比1981年翻了5倍;1987年,古田縣45%的農戶都在從事香菇栽培,次年全縣栽培香菇達到1億袋,居全國首位;1996年,福建省香菇栽培量達6億袋,占全國總量的半壁江山;中國食用菌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香菇已經成為我國產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種,突破1000萬噸。
全國科技致富能手、全國星火科技先進工作者、中國林業產業突出貢獻獎、全國食用菌行業工匠精神獎……因在香菇栽培技術上的突出成就,彭兆旺獲得許多表彰和榮譽,然而行事低調的他選擇默默地將獎牌收起來,持續關心支持全國香菇產業的發展。彭兆旺說:“作為一個草根,能為社會做一些事情,我既感到自豪,又覺得很滿足,但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要感謝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同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