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年前,慶元的吳三公發明了人工栽培香菇的技術,開創了香菇生產的先河。
底蘊深厚的香菇文化成為麗水市慶元縣發展香菇產業的基礎力量。1979年,慶元縣便成立食用菌科研中心,開展代料香菇栽培技術研究和推廣。
從剁花法、段木法到代料法,慶元逐步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香菇種植技術演化鏈,改變了傳統種植“靠天吃飯”的局面。
2022年11月,“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目錄,這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以食用菌為主的農業文化遺產。
多年來,慶元縣全面實施香菇富民戰略,從科技、市場、加工、文化等方面入手,建設食用菌強縣。
如今,在慶元,菇民戲、菇山話、菇神廟會等傳統民俗接續傳承,香菇博物館、香菇主題公園、香菇特色小鎮、剁花法展示區、農業文化遺產和菌物多樣性科普展館遍布全縣;香菇山歌、香菇功夫等編寫成課程,成為中小學的課間操和學唱課;一批批香菇技藝傳承人在一屆屆“菇鄉工匠”技能擂臺賽上接力……
據統計,2024年,慶元全縣食用菌種植量約1.39億袋,一產產值近7.7億元。全產業從業人員4萬多人,企業(合作社)近400家,形成規模銷售的6大類300余款精深加工產品,品類涵蓋食用菌保鮮品、休閑食品、飲品、保健品、藥品等,帶動該縣4200多戶食用菌種植戶增收致富。(來源:杭州日報)